当前位置: 巴西 >> 人口种族 >> 印度新冠疫情爆发,全球防控形势前景如何
自年4月中旬以来,印度新冠疫情出现爆发式增长,每日新增确诊病例30万人,新增死亡人以上。医疗资源陷入极度紧缺,甚至氧气都严重不足,死者遗体只能露天焚烧。最新报道显示,印度首都每5分钟就有1名新冠患者死亡,医院超负荷运转,医院就诊。
印度的疫情走势,这波印度疫情,会对全球疫情防控产生何种影响?
数据来自Bing搜索
新型病毒突变株产生,可能造成原有疫苗效果下降
以往,在英国、巴西和南非都曾发现过突变株。本次在印度,突变株B.1.在感染者中的比例上升。这种突变最早发现于年10月,当时印度疾病尚处于流行程度较低的状态。但是在本次疫情爆发后,这一突变类型比例上升。B.1.也被称作一种“双重突变”的变异类型,在整个突变的核酸序列中,在病毒的突刺蛋白上,包含了EQ和LR两个位点。
这两个位点,会增加病毒与人体的ACE2受体的结合力,此外,还会降低人体免疫系统对病毒的识别能力,会造成新冠病毒更容易感染人体。根据以往经验,新型突变产生可能造成原有的新冠疫苗的防护效果降低。疫苗接种后,人体主要起保护作用的是中和抗体,而关键位点的突变,可能造成人体原有抗体不能有效与病毒结合的情况。由于目前研究有限,我们尚不清楚目前上市的疫苗对这一突变类型的保护效力如何。
印度本身是个发展不均衡的国家,在一些人口稠密、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农村地区,人们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也不具备居家隔离的经济承受能力。这些都会严重影响防控措施的落实。随着感染人数的增多,新的突变仍然有可能继续出现。毕竟新冠病毒是一种结构相对简单的RNA病毒,在缺乏选择压力、人群大量感染的情况下,一些新的高传染性、高致病性的毒株可能产生。这些有造成之前全球疫苗接种失效的风险。此外,印度当地人二次感染的风险也增加了。
此外,印度的医疗资源和测序能力有限,在感染者数量暴增,超出检测能力的情况下,可能并不能及时发现新的突变类型,这会增加其他国家的防控难度。
本国疫苗生产受阻,波及其他国家的免疫接种
《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中,我们了解到,印度是世界上重要的仿制药产地。类似地,印度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疫苗生产地。据报道,印度血清研究所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疫苗生产商,每年生产15亿剂疫苗,其中80%用于出口。在新冠疫情爆发后,该企业的计划是年生产15亿剂新冠疫苗。此外,印度在生产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同时,也研发了本国自己的灭活疫苗COVAXIN。
然而,印度虽然是疫苗制造大国,本身的技术能力却非常有限,此外,还受到美国出口禁令的限制。据报道,美国目前禁止疫苗生产的关键材料出口,以便本国内能获得充足的新冠疫苗。这限制了印度的疫苗生产和销售。如果美国再不提供关键原料,继续“卡脖子”,印度的疫苗生产可能在近期陷入停滞。
来源:Bing.近日来,印度的新冠疫苗接种速度出现了一定下降
在疫情期间,疫苗资源的分配不公本身就是全球性的问题,发达国家占有了大量的疫苗。例如,美国已经接种1亿剂以上的疫苗。而一些人口众多、基础设施薄弱的发展中国家不能得到足够的疫苗,甚至无法获得疫苗的原料,进行疫苗生产。这会使得疫情雪上加霜。印度目前接种人数1亿多人次,其中接种第二剂的只有两千万余人,远远达不到建立免疫屏障所需的比例。当然,从接种疫苗到产生抗体,机制上讲,也需要数周时间,绝非一日之功。因此,印度的疫情防控绝非一两周即可完成的事情,可能需要数周到数月时间。
来源:Bing.
此外,印度生产的大量疫苗需要供应其他国家,根据印度官方报道,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印度生产的疫苗。印度的疫情和疫苗危机,也会影响到使用印度生产疫苗的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感染者数量激增,可能造成其他国家疫情反弹
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在全球人口流动日益频繁的今天,印度的新冠病毒可能跟随航班,甚至冷链货物,流动到其他国家。据报道,希腊国家公共卫生组织当地时间4月23日宣布,在新冠病毒基因组监控网络对日前送检的病毒样本测试中,发现1例被在印度发现的新冠病毒B.1.型毒株感染的病例。
印度的感染人数巨大,其中部分人群可能没有得到检测,随着检测力度的增大,其他一些国家也可能会发现印度的双重突变株输入。目前,美国、新西兰、巴基斯坦等国都启动了对印度的旅行限制。大量航班取消。根据以往经验,采取旅行禁令可以延缓疫情输入,但是其他各国也必须增大在其他入境旅客中的核酸检测,或者实行闭环管理,才能彻底防止印度变异的毒株的输入。
印度疫情可能再次造成其他国家的新增输入病例,可能存在降低疫苗的保护效果的几率。此外,印度因为疫情造成的社会生产秩序破坏,以及疫苗生产的停滞,也会给其他国家的预防接种造成延误。在这个全球各国命运息息相关的时代,一些发达国家,尤其应该对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疫情,尤其负有更高的道德责任,提供必要的物资和技术援助。
参考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内容为转载,并不用于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地对作者和来源进行通告,但由于能力有限或疏忽,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漏登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