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西 >> 自然资源 >> 新疆新和县复原和打造唐古城,将再现安西都
北疆还是冰天雪地,南疆已是春暖花开。根据作协的安排,我于4月1日晚上乘坐火车赶赴南疆的新和县采风,此次能再次到新和县,心情还是挺激动,因为以前每次到新和县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毕竟这处龟兹故地,正焕发着新时代的容颜,迸发着新时代的光芒。
事实果真如此,刚到新和县,我就听闻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汉唐时期的两座古城,复原和打造工程将会在今年结束;一座唐代的古城在县城新华南路,另外一座汉代古城在尤鲁都斯巴格镇,这标志着汉唐时期的文化历史,将在龟兹故地重现昔日容颜,重要的是能更好的见证新疆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目睹复原的安西都护府
复原的安西都护府,离我住的宾馆很近,位于县城新华南路,站在宾馆前可以望到那边的山丘,上面矗立着一座古式的亭子,还有一座七层观光塔。顺着马路朝着古城方向走去,大约五六分钟就到了古城跟前。
恰巧碰到一位负责绿化工作人员,他指着前面说:“这处人造的山最高18米,低的13米,山上还建有几座亭子,包括一座高21米观光塔,里面还有一个占地面积40亩的湖,最深处水位达到1.5米,湖中建有湖心阁。”
更具特色的是,复原古城周围还建设了苇草麦田区,占地面积30亩,现在芦苇根已经发芽显绿。建设苇草麦田区的目的,一是为了让整个园区景观更加丰富,二是为了反映国家屯田,毕竟古代的屯田对新疆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路边往里走,一座古式的城门浮现在眼前,上面写着“安西”,但要反着念,如果正着念的话就成了“西安”。我想,当年的唐朝帝王,是不是在西域设置都护府有着更深的含义,并且起了一个“安西”的名字呢?
汉唐时期,京师都是长安,就是现在的西安市。从字面的意思看,就是长久的平安,或者是长治久安,所以是很有深意的。那么“安西”两字,就代表了安定西域的意思,所以就有了“安西都护府”。
在城楼的左边,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上面写着“唐”的繁体字。墙体是青砖构筑,大门是朱红木门,显得沧桑而古朴,楼顶的屋面形制是单檐双坡,整个城楼尽显汉唐建筑艺术风格。不过城楼内部正在施工,还不能看到全貌。
再往里踏着石阶而下,两边都是木制的柱子,也是汉唐风格。这时,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条护城河,河上有一座汉白玉古桥,桥上刻有猛兽图案,显得古朴而大气。
继续往里走,就是复原的通古孜巴西古城了,城高大约十多米,宽度约5米,城墙上的通道约4米,上面有城垛及其他建筑形制。城池东、南、北面有城门,唯独西面无城门。东城门没有瓮城,只有东西大门有瓮城。内城墙通向城墙上有人行道和马道。
城池内有五座建筑,一座主殿,两座偏殿,还有两处小院落。这些建筑全部是汉唐建筑模式,主殿和偏殿屋面四坡,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属于重檐庑殿(两层建筑),正脊两端安置有吻座的龙形装饰物,采用的是悬山顶。红色门窗全是木制,廊柱也是粗大的红色木柱。
如果对照明清古建筑,汉唐古建筑的四角上挑的弧度不是很大,吻兽等装饰也不是很复杂,由此可以说明,明清古建筑在延续汉唐至宋时期建筑风格基础上,又创造出了更复杂更独具特色的古建筑。不过,古代的建筑还是要分等级的,皇帝的宫殿,自然要更豪华,建筑工艺更复杂,采用的技术手法更多,等级低的官员或富人家,他们的住宅则就简单多了。
这些城内的古代建筑,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预计在今年7月份左右就可以完工,届时就能完全展现出汉唐古建筑的风采。复古建筑,关键是传承和延续了古代建筑艺术,可以让后人更全面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
关于通古斯巴西古城
通古斯巴西城址是年公布为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城距新和县城40公里,呈长方形,东西长米,南北宽米,占地五万七千多平方米。古城有城墙、角楼、马面互为照应,在城墙上防守不留死角。
古城有南北两个门,呈“瓮”型结构对开,这样的结构主要是起到一个易守难攻的作用,有瓮中捉鳖之意,是目前阿克苏地区遗址中保存最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遗址。
年,新和县通过和北京大学合作开始启动这座古城的考古发掘,在北瓮城内东侧的一片高台处在这个高台的东南角发现了有佛塔的塔刹、佛像的发髻、贴有金箔的墙皮、青金石的墙皮,还有一些琉璃的残片,属于罗马系统和波斯系统。
要知道,在古代琉璃器具非常珍贵,一般的行政长官估计也用不起,并且在这个区域也有佛像的遗物出现,证明这个府邸应该是一个行政级别很高的人住在这里。
在龟兹地区,像通古斯巴西城址这么大规模的古城,在唐代是很少有的,并且在这里出现了从别的地方到这个古城来借粮的一些文书,如“李明达借粮契残纸文书”、“白苏毕梨领屯米状”等,说明这里应该是当时的一个重要军事中心。
在这个区域,专家们还挖到古城的文化堆积层,在4.7米到5.3米之间,最下面的文化土层是西晋时期的,上面的是唐代的。通过这些出土的遗物和文化堆积层,可以证实这个古城的始建年代应在距今1700年左右的西晋时期,根据发掘物判定,在唐代,通古斯巴西古城是唐安西大都护府及龟兹都督府所在地。
打造唐安西都护府文旅产业园
在唐安西大都护府文旅产业园中,还建有古城、烽燧、关垒戍堡等重要设施,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这些建筑物,还原展示当时唐朝中央政府利用烽燧传递消息,并通过了进入西域关垒将中原的政治、军事、文化和农耕技术等传入西域,进一步加强了新疆的稳定和繁荣发展。
同时在古城墙,设置了古城体验区,主要按照唐安西都护府(通古斯巴西城址)1:0.6的比例将通古斯巴西城址复建的。因为受各种因素限制,古代遗址能够直接呈现给普通民众的信息相对有限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古代遗址应有的文化影响与社会功用。为弥补古城本体的不足,通过将古城适当复建,能够更好地发挥文化遗产的多方面功能。古城体验区,占地面积40亩,建筑面积大约平方米,古城内有中国文化培训中心、住宿楼餐厅、学术中心等。
在文化展示方面,由于新疆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所以这一片区域设计有唐代、古罗马、古印度、古希腊和新疆本土风格,展示了中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交融。
园区中,从北到南设计有祆教、佛教、景交、伊斯兰教等宗教文化展区,是为了说明这些宗教沿着丝绸之路相继传入新疆,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借鉴,逐步形成了多种宗教并存的历史特点。
这里要强调的是,之所以建有汉式清真寺,和陕西、甘肃、宁夏等地一样,新疆早期的清真寺都采用汉式结构,比如新疆规模最大的清真寺——喀什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它在不同程度上也采用了汉式风格,这就是对中华文化认同最强有力的表现。
可以看出,新和县打造古城文化产业园,是根据相关依据为准绳,不歪曲,不生造,充分展示了新疆是一个多文化、多宗教交融并存的地区这样一个历史事实。
当然,还建设和配置了游客集散中心、停车场、室外体育场等设施,不仅为游客提供方便,还可以举办一些文体活动,后期可作为大型实景剧演绎场地。
根据发展需要,在沿干渠一侧的文化街区,主要规划设计了馕产业一条街,把原来的棚户区,拆迁改建为商业街后,居民仍可继续居住和做生意,还可以开发民宿。同时,还把鸽产业和民俗特色产品纳入这一区域,环城南路和新华南路相间位置规划建设精品酒店。
此复原古城项目,不仅给当地百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在给外地游客良好体验的同时,带动本地群众脱贫增收致富。重要的是弘扬和传承中国历史文化,展示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真正达到“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的目的和意义。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ushirangr.com/zrzy/24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