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西 >> 自然资源 >> 在巴西生活的中国人,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在海外生活的中国人,随着中国的崛起,在课堂上或者日常生活中,经常被拖入到谈论或者回复关于中国的问题中。
因为某些国家的新闻媒体长久以来的报道有失公准,以及某部分只是复制粘贴的本土报道,在三人成虎的影响下,很多外国人都有了先入为主的想法。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又该怎么回复呢?
今天在某软件看到有个留学生的帖子说到这个困扰,下面很多回复都是遇到同样的问题,这也让我想起曾经也遇到过这类问题。
一般我会先判断他是否带有恶意。
(图源:图虫)
有一次在与巴西朋友谈论关于食物的时候,身旁的路人插了一句话:“中国人什么都吃,狗肉老鼠蟑螂什么的。”
我停顿了下来,这时候不回复等于默认他就更加嚣张?于是我反问说:”你去过中国吗?或者说你出过国吗?”
他说我是从网络上看到了,正中下怀的回复。我又问:”那你会中文韩文日文,越南语还是其他亚洲语言吗?从外表看到是亚洲人,那么你怎么确认他是中国人呢?当你用一个概况性的语句去描述一个群体的时候本身就是错误的,每个人的饮食习惯都是不一样的。你自己不吃鱼不代表巴西人不吃,同样,他不代表所有人。我来这里以前,听说这个城市犯罪率最高,因为这个标签,看到新闻的我都给这座城市打上了危险的标签。但我来了之后才发现,这里的人拥有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热情。”
尽管志气昂扬地说了一通,我还是有些心虚的,毕竟我看过那个为了点击率而去假装吃老鼠的主播的视频,他的确是中国人。因为一个这样的视频,华人都会经历过不只一次的询问或者歧视。
除此以外,作为学校唯一一名中国人,平时被问到你来自哪个国家?你来巴西多久了?这些都已经是常规习惯的问题了,上课被cue到的时候也是很无奈。
如果回复是反驳他们观点的时候,就一副觉得我是中国人当然会这样回复,但是我又做不到按照他们期待的答案去回复。
我一般反问:”我的回复与你的预期答案不相同的时候,你能够给予我足够的信任吗?请你问问你自己的内心深处,你所期待的那个标准答案,你是希望我赞同你的想法还是不赞同?如果是赞同的话,我的回复对你毫无意义,你的提问也变得毫无意义。不仅你变得不满意,我也会因这个问题感到困扰。”
这个时候一般老师和同学都会表示理解,我就变成了中间人的身份在听他们讨论。后来再遇到相关的事情的时候,同学都下意识地不会特意向我询问这个问题,因为他们看到的中国是新闻中的中国,而不是我出生生活的国家。有时候比起解释,把问题抛回去更合适。
在遇到国家领土,中国疫苗的问题的时候,我一定会立即出声纠正他们。
这段时间,大家都在谈论疫苗安全问题和接种问题,老师举例说市面上已有疫苗,提到中国疫苗还未进行临床实践时,我开口纠正到目前中国已经有几十万人接种了,直至今日仍然没有出现死亡案例。
当遇到一些真正对于中国好奇的人的时候,我一般都会回复说:”要是你感兴趣,你可以去中国一趟。我口中的中国是我认识的中国,但是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去一趟你就能更好的认识一个国家。就像我来这里,我认识了这个国家一样。”
同时,近几年我也留意到,中国开始文化输出了。
年末小米手机成了巴西的热门款式。身边的同学老师都换成了小米手机用户。迅速瓜分巴西市场,makeinChina不再是低廉便宜的代名词。中国动漫也在年轻人之间流行起来,期待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输出,对于亚洲文化拥有正向认知的年轻人们正在更好地认识中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