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西 >> 自然资源 >> 巴西柔术比赛中为什么被DQ
DQ为Disqualified的缩写,即取消资格。被取消资格没有任何奖励,即便你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决赛,当然报名费也不会退款。辛辛苦苦备战好久,克服伤病,训练,减重,好不容易出现在赛场上,却被取消比赛资格,想想就郁闷。根据作者自己多年的参赛经验,以及Runner(汉语不知道怎么说,“场务”?),裁判的经历,给大家总结一下。(大部分依据IBJJF规则)。如果你是第一次参加比赛的白/蓝带,甚至紫带,请仔细阅读。
1:报名。
不要惊讶,你在报名的时候就存在被DQ的风险了。根据IBJJF的规则:职业MMA运动员,高水平摔跤运动员,以及柔道黑带等,不允许报名白带组比赛。违规注册的话就有被DQ的风险。
2:称重。
称重超重被DQ是最常见的,有的比赛有二次称重的机会,有的没有,需要注意,报名的时候慎重选择自己的组别。
3:服装。
基于IBJJF规则的比赛对服装要求比较严格,颜色,尺寸,补丁的位置等都有很明确的要求,具体的细节可以查阅IBJJF规则书,或者是留言我会说明。服装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不是道服,而是道服里面的东西,内裤!不管男女选手一定要穿内裤,没有内裤被裁判发现的话,DQ。有人可能会说,裁判怎么知道我有没有穿内裤?假如你没穿内裤,而你的对手恰好是一位菠萝狂热爱好者,然后一直crabride位置抓住你的裤子不放……
4:击打对手。
击打包括,踢击,肘击,头撞等。不管有意还是无意的击打,都极有可能得到一个DQ。不管你的对手打法有多肮脏,不要发怒,不要主动去击打(参见视频一00:10下位选手被上位选手的小动作激怒了,主动击打对手,最后被罚下)这里强调一下无意的击打,比如说你无意间用头撞了对手一下,尤其是站立阶段,虽然不是有意的,但是裁判认为这个动作影响到选手的发挥,会给你一个消极,甚至直接给你一个DQ。站立抢把阶段尤其是无道服比赛当中,互抢collartie阶段,如果动作幅度过打,可能吃到一个DQ。很多中国跤/柔道运动员喜欢用一个足扫,连续不断的使用,会被裁判误认为是kick,容易吃到DQ。
5:扣眼,攻击小关节,抓腹股沟等。
这个平时训练就应该知道的不多做强调。还有一点注意的是不要试图使用捂住口鼻眼睛等方式进攻,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视频是一位选手通过捂住口鼻使对手认输,但不是基于ibjjf规则。
6:头朝下的抱摔,砸摔等。
巴西柔术比赛中一切头朝下的抱摔都是违规的,甚至某些MMA比赛中也有这样的规则。而砸摔又是比较常见的DQ原因之一。
7:比赛前上垫子,下垫子不穿鞋。
这个细节国内的比赛好像不太重视。当马上要到你比赛的时候,要在垫子外等候,注意一定要穿鞋子,不可光脚,光脚在地上走来走去,然后再上垫子,垫子上都是你黑黑的脚印,裁判DQ你很正常。
8:消极比赛。
包括站立阶段和地面阶段。站立阶段两个人互有把位,相持不进攻,超过二十秒,会吃到一个消极,两个人消极超过三次,两个人会吃到DQ。两个人同时pullguard也是同样的道理。(参加视频三08:30,棕带时期的Miyao和keenan长时间在地面上没有任何明显的动作,双双被DQ)
9:对手做降伏技术的时候,故意把对手带出场地安全区域。
去年比赛,我的一个队友就是这种情况,被人跳了一个三角直接把对手拖到垫子安全区域以外,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参加视频三07:30)
10:和裁判说话。包括自己的对手,教练等。
除非你有身体的不适,可以要求比赛暂停,接受治疗,这样不会影响你的比赛,你有接受医疗的权利。(但是抽筋这种情况除外)但是其他情况下不要说话,很容易被DQ。前几天的比赛中,队友拿到了对手sidecontrol的位置,他的对手强力起桥,翻到了sidecontrol位置,然后和裁判要分,裁判立马给他一个DQ。其实这是一个逃脱,本来也没有分数。
11:不尊重裁判,对手,以及工作人员。
比赛前要和裁判,对手握手,以示友好,比赛结束后第一时间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要赢了比赛就大喊大叫,手舞足蹈,甚至做出不友好,不尊重对手的动作,这样的话裁判极有可能送你一个DQ。
12:不了解规则。
各个带色相应可以做的动作(尤其是儿童组),过中线,跳guard等,这些规则问题,平时练习就要注意,否则比赛的时候很容易失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