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

俄罗斯其实没那么大你所熟悉的世界,与

发布时间:2024/9/26 11:00:21   点击数:
大伙儿恐怕对地球(准确来说是世界地图上各大陆大洋)的模样再熟悉不过了,然而我们还是要问一句:这个世界真的如同地图上所呈现出来的那样吗?这倒不是说这篇文章要讲“世界是人造的”这样的阴谋论,而是在人们摸索世界的历史中,在诸如观感等因素的影响下,如今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地图上其实存在着相当多的BUG。有史可考最早的“世界地图”来自于苏美尔文明,不过很明显,受限于科技水平,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几乎等同于两眼一抹黑,肉眼可见的天空、陆地或是海洋便是他们认识中的整个世界。苏美尔人把世界定义为“一个浮在水上的圆盘”,以至于到了后来的古巴比伦时代,两河流域的人们仍然笃信陆地是圆的,人们在这块“圆形大陆”上盖房子修筑城市,而“世界”外围则被无边无际的“盐水”包围。直至中世纪,欧洲还有“三分天下”版本的世界地图,即把一个圆用直线分成三份,分别代表亚、欧、非三大洲。探索和求知是人类的本能,伴随着制造工艺的进步,人类开始对不断拓展对周边环境的认识。也正是在这一阶段,受限于人类的航海技术,外加一些掌权者(如西方宗教等)出于自身利益对世界的定义,各个版本的世界地图层出不穷。比较客观的探索者能把自己所处大陆的轮廓描个七七八八,而稍远点的地方就七分靠想象了。很显然,人们对这个世界摸索的过程并不顺畅,直至年,西班牙人画出的世界地图还差得离谱(如下图):陆地几乎挤满了世界,海洋面积小得可怜,人们的认识中只有亚欧非。进入15世纪末端,随着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等一批航海家对世界探索的不断深入,人们终于陆陆续续把地球摸了个遍,也因此诞生了年版本的世界地图。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张地图上各洲奇形怪状差得离谱,但它依旧是第一次使用“美洲(America)”绘制的地图,同时也把各大洲大洋的位置大体摆对了。到了16世纪后半叶,欧洲人画的世界地图已经有模有样了。至于为啥南极洲在当时地图上的面积会如此之大,一说在公元前6世纪,人们追捧“对称美学”。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就提出了一种观点:地球的北半边有这么多陆地,那么南边就一定要有一块足够大的陆地来维持“平衡”。然而人类于年首次触碰到南极洲,但直到半个世纪后,人们对南极的探索依旧如同盲人摸象。甚至很多人相信从古希腊时代流传下来的说法:南极洲(theAntarctica)即亚特兰蒂斯,是一片广阔的、被冰雪或是火焰包围的大陆。然而当第一张像模像样的世界地图诞生伊始,按照当时流行的世界地图绘制法,人们往往用两个圆来呈现整个地球。问题来了:别的先不提,首先从观感上就会觉得很别扭。有些空间感差的人甚至都搞不明白这俩圆究竟有啥关系。为了方便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绘图者们想方设法地将地球铺开在一个平面上。于是在年,有位名叫格拉尔杜斯·墨卡托的地图绘制专家推出了一款相当“别致”的世界地图,像是把地球剖成一张皮,展开铺平在桌面上,这便是沿用至今的“墨卡托投影地图”。墨卡托投影地图代表着人类探索世界的高超智慧,在那个时代,这显然是个了不起的发明。然而问题是,投影的原理咱们都懂:幕布离得越远影子越大,越靠近北极的部分呈现在地图上,所放大的比例自然也就更大。于是,地图上就出现了这样的BUG:按照墨卡托投影地图,俄罗斯的国土面积都快有中国的3倍了。然而实际上,俄中两国的面积比约为1.78:1(.82:)。看上去都快赶上澳大利亚大的格陵兰岛实际面积为万平方千米,还没澳大利亚的1/3大。地图上看上去比中国大得多的加拿大,实际上跟中国差不多大;而国土面积高居世界第五却默默无闻、经常被低估的巴西,恐怕就是吃了墨卡托投影的大亏。相对而言,墨卡托版本的地图虽然看上去好看,但其实并不完全“正确”,只是人们早已接受并习惯了它。历史上,并非没有人对其作出修正。年,牧师高尔·詹姆斯首先提出了一种更正版的投影世界地图,在随后的格拉斯哥学会上,三版各自微调过的投影地图被公诸于世。新版本的投影地图更加符合世界的真实比例,因此被学界称为“高尔正确投影”或“高尔—彼得斯投影”。不过,当时西方人仍把欧洲认作世界的中心,根据高尔正确投影,南美洲和非洲被拉大了,亚欧大陆惨遭“压缩”,本来就小的欧洲看上去更小了,这显然不符合欧洲人的期待。于是,虽然高尔正确投影地图向来不乏支持者,但直至近几十年,它才渐渐被学界接受并成为一种主流。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ushirangr.com/zrzy/283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