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西 >> 自然资源 >> 想象力催生的科学发现魏格纳创立大陆
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被称为“大陆漂移学说之父”。而他提出该学说的经历颇具故事性。
19世纪以前,人们尚未开始系统地研究地球整体的地质构造,对海洋与大陆是否变动,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认识。年的一天,年轻的德国气象学博士魏格纳因医院治疗。魏格纳爱学好动,总想看看书或者外出走动,但医生却只允许他安安静静地躺着修养。
半卧半躺在病床上的魏格纳感到百无聊赖,四下里打量着病房,发现唯有墙上的一幅地图具有可读性,便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幅世界地图。看着看着,他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竟是如此相对应,特别是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与非洲西岸凹入大陆的几内亚湾非常吻合。自此往南,巴西海岸每一个突出部分,恰好对应非洲西岸同样形状的海湾;相反,巴西海岸每一个海湾,在非洲西岸就有一个突出部分与之对应。
地图上的这种“巧合”,使这位爱动脑筋的博士沉浸在苦苦思虑中。他的脑海里突然掠过这样一个念头: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是不是曾经贴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从前它们之间没有大西洋,是由于地球自转的分力使原始大陆分裂、漂移,才形成如今的海陆分布情况的?于是,他以奇特的想象力作出了大胆假设:很可能在远古时代大西洋两岸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
出院之后,魏格纳念念不忘自己的“假设”,他毅然放弃自己的气象专业,开始潜心钻研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并千方百计搜集资料,验证自己的设想。年1月6日,魏格纳在法兰克福地质学会上做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正式提出了解释地壳运动和大洲大洋分布的假设——大陆漂移学说。他推断:在距今3亿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和岛屿都连结在一块,构成一个庞大的原始大陆,叫做泛大陆。泛大陆被一个更加辽阔的原始大洋所包围。后来从大约距今两亿年时,泛大陆先后在多处出现裂缝。每一裂缝的两侧,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裂缝扩大,海水侵入,就产生了新的海洋。相反地,原始大洋则逐渐缩小。分裂开的陆块各自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今天人们熟悉的陆地分布状态。
魏格纳的学说一时轰动了世界科学界,但是,正统的地质学者和地球物理学者,都无意接受这一学说。为了给自己的学说找到确切证据,魏格纳以非凡的毅力穷搜博采,从地球物理、地质、古生物及大气候等方面进行论证,并两次到格陵兰去探险,年11月在格陵兰考察冰原时遇难,为科学事业献出了生命。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由于地磁学、海洋地质学、古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大陆漂移的证据不断增加。在魏格纳去世30年后,板块构造学说席卷全球,人们终于承认了魏格纳学说在现代地质学中应有的地位。由此可见到:一种正确的理论在其初期阶段常常被当做错误抛弃或是被当做与宗教对立的观点被否定,后期阶段则被当做信条来接受。但无论如何,人们至今还纪念魏格纳的,不是他生前冷遇与死后热闹,而是他毕生寻求真理、正视事实、勇于探索和不惜献身的科学精神。
英国物理学家丁铎尔曾经说过,“有了精确的实验和观测作为研究的依据,想象力便成为自然科学理论的设计师”。魏格纳科学发现的“问世”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