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

建筑结构丨十余位勘察设计大师和知名设计师

发布时间:2020/10/16 19:39:51   点击数:

请输入标题bcdef

年3月28日,由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建筑技艺》杂志社、《建筑结构》杂志社、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的“建筑、结构巅峰对话:第五届结构成就建筑之美高峰论坛”在武汉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请输入标题abcdefg

1

开幕式

在3月28日上午的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修龙,湖北省政协副主席,中南工程咨询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柏青出席了开幕式并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他们深刻探讨了结构对于建筑的重要性及两者相互促进的关系,并表示在当前建筑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更需要追求建筑的品质和高完成度,也由此表明了会议的重要性。两家主办单位中国院和中南院更是表示,作为行业龙头设计企业,将积极履行大院的社会责任,为行业发展和进步搭建更多更好的交流平台。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还有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左玉琅,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恩芳,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熊衍仁,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建筑技艺》/《建筑结构》杂志社社长王学东等。

2

大会报告

本次会议邀请到了14位优秀建筑师和结构师结合自身实践做了精彩演讲,其中8位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报告内容以空间结构、超高层结构等经典工程为例,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介绍了建筑与结构的深度融合与创新,报告内容丰富,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各位演讲嘉宾的报告内容要点如下。

李霆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工程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在报告《巨型结构成就宏伟建筑》中介绍了4个实际工程案例。

(1)合肥滨湖时代广场C1栋超高层建筑具有"凹"形不规则平面,对结构抗震不利。为改善结构抗震性能,采用"巨型钢框架+圆钢管混凝土柱+钢框架梁(桁架)+钢筋(钢骨)混凝土核心筒"组合而成的新型复合抗侧力结构体系,取得较为满意的抗震效果。

(2)厦门北站屋盖是双向跨度为m×m的大跨抗震超限结构。工程结合建筑造型,沿屋脊设置两端支承于A形巨型塔柱上的大跨度立体钢桁架,在塔柱之间及塔柱与相邻柱间设置了箱形截面曲线预应力框架梁。钢骨混凝土巨型塔柱、大跨钢桁架及箱形预应力混凝土梁一起构成了大屋盖结构的抗侧力体系及主承重体系,形成了巨型混合框架结构体系。

(3)广东科学中心结构选型结合建筑造型,将楼、电梯间及设备间做成六根格构式钢巨型柱;将层2与层3楼盖结构沿纵向两侧连为一体,构成纵向跨层桁架,将双向大跨楼盖结构转变为单向大跨楼盖结构,实现了多层室内无柱大空间,形成了有效的抗侧力体系。

(4)中国动漫博物馆采用圆形和椭圆形两种钢网格转换筒结构,网格筒上部需支承框架柱,采用局部隔震减震技术、屈曲约束支撑(BRB)、屈曲约束钢板墙(BRW)减震技术。对钢网格转换筒群柱进行稳定分析和节点刚性连接性能分析及试验。计算分析及试验结果均表明合理的网格承重结构具有足够的承载力,结构安全可靠。

邵韦平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长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以《凤凰中心——基于数字科技的设计创新与精确化建造》为题,从“理性创意让设计走上数字之路”、“复杂性思维与参数化设计”、“精确性设计与BIM引入”、“数字科技助力体系创新”、“数字让技术绽放艺术的光彩”、“凤凰中心的社会反响与设计感悟”这6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凤凰中心项目中的创新技术和设计思考。

在项目整个过程中,从设计逻辑、设计过程、建造三个层面进行探讨,借助BIM技术和制造业的启示,建立高质量的数字化信息模型,提出一套的全新结构体系——双向叠合网格结构体系,不仅提升了结构的美学表现力,同时也作为复杂幕墙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大曲率自由曲面复杂的弥合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利用幕墙、结构一体化的设计概念开创了一种新的复杂曲面弥合对策——单向折板式幕墙体系,使结构、表皮、装饰不再是简单叠加,而是让它们在创作中不断消融和置换。精益求精的设计以最小的占地获取了最大的使用空间;新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结构效率,降低了材料用量,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凤凰中心得到国内外的一致认可,通过高超的建筑科技让建筑呈现出充满活力和未来感的艺术力量,更成为了市民城市公共生活的地标性场所。

丁洁民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总裁、总工程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在报告《体育建筑设计中建筑与结构的协调之美》中以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八字设计方针阐述了体育建筑中的建筑与结构协调设计。

“适用”指所选结构体系,需能满足体育建筑的空间要求,同时结构选材应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应根据建筑使用功能选择合适的结构材料,比如游泳馆湿度较大,可采用防腐性能较好的铝合金结构;在气候恶劣地区,为了赋予建筑内部独特的外观,并给人以温暖亲切感,可采用木结构。

“经济”指结构体系要受力合理、传力直接,在一定跨度条件下能够将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满足适用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用受力效率较高的结构体系;结构分析设计准确科学,结构模型尽可能与实际结构一致;除了结构模型和荷载取值要和结构实际情况相一致外,还要考虑节点构造和结构体系的关系,并节点实际刚度对结构整体受力的影响。

“绿色、美观”指结构设计要巧妙的利用自然光,将自然光引入室内,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协助增强建筑的光影效果和艺术表现;结构设计要选择节能环保、易回收绿色材料;结构体系选型和结构分析设计应尽量符合建筑绿色节能和空间美观的要求,即尽量让结构布置和结构选材绿色环保、结构本身要具有建筑美感。

报告以崇明游泳馆、崇明综合训练馆、崇明棒垒球半室外训练场、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体育馆、常熟体育馆、复旦大学体育馆、温哥华里士满奥林匹克速滑馆七个体育建筑分别阐述了木结构、铝合金结构、膜结构和钢结构设计中怎样遵循并融合“适用、经济、绿色、美观”设计原则,以达到建筑与结构协调设计。

倪阳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副院长、副总建筑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在报告《建筑那些事儿》中介绍了陈列馆和广州利通广场项目的设计。

陈列馆项目用绿地公园将遗址与周边的城市分离,缩小周围的空间形态与其形成的巨大反差。陈列馆的建筑构思为记忆黑盒。设计上为降低其高度及减少体量感,特意将建筑体块斜插入基地之中。之后,黑色方盒被两道刀痕割裂,形成三个展示区域,裂缝也成为揭开罪行和反思历史的空间序列线索。建筑场景设计时,特意将部队消毁罪证的三个烟囱做为竖向构成,与水平的体块形成对比。通过三个烟囱,光线被缓缓引入冥想厅,慢慢揭开这段黑暗的过去。设计试图用一种平静的态度表达对这段反人类历史的反思。

广州利通广场项目采用巨型斜撑结构,使结构非常简练,用钢量减少一半,且增强了整个超高层的变形能力。单元内方正、无柱,进深大,便于日后的灵活布局。楼顶采用了鲜明斜坡屋面形式。采用全球首创的室外竖向彩釉玻璃结合室内百叶的组合遮阳系统,在保持轻盈、通透的效果下,保证了高效、节能的绿色理念;将景观视角最大化,强调了建筑与城市的连接关系,以柔和、动感的方式挑战着人们看待以往超高层的固有方式。

陈雄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副院长、总建筑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结合肇庆新区体育中心、景观塔的项目创作进行了《建筑意象与结构表达》的分享。

肇庆新区体育中心以“砚生水墨”为主题,体育馆屋顶采用铉支穹顶结构;专业足球场采用钢管柱+箱型梁结构体系。场馆间半室外空间向城市开放,建筑与足球公园连成一体。

肇庆新区景观塔选取肇庆市花——荷花为设计意向,以“山、水、塔”为创作主题。分析了景观塔的标识性、景观范围和造价控制等综合因素,最终高度确定为m。结构设计采用混凝土筒体结构,应用调频质量阻尼器,很好地控制了结构风振下的位移和加速度。

自由的形体必须有新颖和稳固的结构体系支撑,而空间和功能应该选择最适合的结构形式。实现建筑高完成度,要求建立创造优秀建筑的工作流程和施工过程控制。前者是建筑师和结构师必须努力并可以主动实现的,后者则是业主、施工、监理与设计配合博弈的结果。建筑师和结构师需要有所作为,持续努力!

赵元超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在报告《理想之城——大西安新中心起步区设计》中谈到:经典建筑是新旧范式的转变,从万神庙到中国的cctv都是向技术的极限挑战,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结构技术成就建筑艺术范例。然而还有一类建筑采用平凡的适宜技术铸就永恒的城市之美,如美国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成为纽约城市永远的地标。

建筑师大多都是一群理想主义者,甚至是乌托邦的崇尚者。面对城市各自为政的无序发展、城市风貌的杂乱无章,以及城市公共空间的丧失,试图采用新的机制和途径建设理想之城。

西安西咸新区是我国第一个以创新城市为主导的城市新区,它的起步区采用城市设计为先导的集约开发,以新都市主义所倡导的集约、人文、步行、混杂、立体、绿色和共享为理念,探索了不同建筑师集群设计城市的新的案例。

在这里建筑师既是单体建筑的设计师,也是城市未来生活的设计师,来自不同背景的建筑师共同遵循西安城市空间梳朗、大气、方正的特色,在方正中求变化,既有城市的和谐之美,又有多样和复杂之变,体现了新的城市街道和城市空间。

建筑师在既定的城市设计导则要求下,用平凡的结构形式创造舒适宜人的人的空间。集群设计着眼于城市而非单体,着重于空间而非形式,突破城市红线的限制,采用地下环廊的方式和二层连廊使近百万平方米的建筑成为一个整体,共享城市的便利和高效。

陈彬磊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以小见大、集腋成裘,建房子同样是从小渐大、由小巧达巨灵。

《小结构的建筑表现》通过对项目中常见的小结构,诸如楼梯、雨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ushirangr.com/lyjd/2108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