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

日本粮食主要靠进口,而粮食安全指数却排全

发布时间:2025/7/30 15:20:59   点击数:

在新冠疫情依然严峻的今天,粮食安全成为世界各国的最大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

中国14亿人口,只有18亿亩耕地,人均耕地不足1.3亩,而日本人口1.4亿,只有万亩左右,人均耕地仅有0.49亩。然而,在全球粮食安全指数排名中,日本却名列第8,仅次于耕地面积排第二的加拿大,而人均耕地面积排第一的澳大利亚却排在第9,粮食出口大国美国排第10。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首先了解一下什么叫“粮食安全指数”?

所谓“粮食安全指数”不完全指粮食产量和正常供应,而是包括“负担能力、可用性、质量和安全、自然资源和恢复能力”四个方面。

简单来说,就是,粮食安全指数既包括保障粮食“正常供应”,更包括保障粮食“可持续性生产”。

而要保障“正常供应”,第一要保障种植面积和产量,第二要保障生产的粮食的质量。而要保障“可持续性生产”,就不能太依赖进口。

那么,既然日本粮食60%依靠进口,为什么“粮食安全指数”全球第八呢?

二、日本粮食进口虽然很多,但结构合理

什么叫进口结构合理呢?就是国民生活需要的主粮可以保障自己生产,不依靠进口。

日本人民的主粮是大米,而日本大米生产不仅可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还能大量出口。这一点,和我国一样,我国人民生活的主粮是小麦、玉米、大米,而这三大主粮产量完全可以满足国内需求,进口的主要是加工饲料和食用油的大豆。日本除了主粮大米不需要进口外,蔬菜、鲜蛋、水果、海产品也都由国内自己生产,不需要进口。而60%进口主要是饲料粮和工业用粮。

因此,尽管日本粮食进口比例很高,但如果出现极端情况,不会出现粮食短缺。

三、农业科技发达名列世界前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日本国土面积小,耕地更少,人均不足5分耕地,而且平原很少,大部分是山地,地块小,而且贫瘠。

但是这些短板倒逼日本加大农业科学技术投资。日本投资比较大的一个是教育,一个是农业科技。日本土地基本上都是家庭小农户经营,大型机械化不适应日本土地,但日本的小型机械特别发达,农业机械化程度非常高。

日本人做农业有个特点,就是四个字“精耕细作”,精细到对每一粒种子和庄稼都十分认真,无论是翻地、播种、施肥,还是浇灌、除草、收割,都一丝不苟,做到最好。

所以,日本的农产品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比如日本的水稻大米,口感特别好,非常受消费者欢迎,所以,尽管价格不菲,但很多人还是愿意买。

四、日本人做事非常精明,可以说是“狡兔三窟”中国有个成语叫“狡兔三窟”,就是精明的兔子为了安全,便给自己建造了三个住宅,连狡猾的狐狸都猜不出兔子究竟在哪个房子里。精明的日本人深知这个道理,很清楚地知道自己人多地少,对粮食进口依赖性比较大,所以,掌握全球粮食供应链十分重要。如果能掌握全球粮食供应链,就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左右逢源,立于不败之地。

那么,如何才能掌握全球粮食供应链呢?那就是积极参与到全球粮食生产和供应链中去。那么,如何才能参与到全球粮食生产和供应链中去呢?

第一、购买别国耕地。

日本在其它土地比较多的国家大量购买耕地,生产粮食,直接运回本国。目前,日本在哥伦比亚、巴西等国购买了万公顷(超过本国耕地面积三倍)耕地,相当于人均耕地增加到1.7亩,比我国人均耕地还高。

第二、通过“入股、投资”等形式参与别国粮食生产。

日本通过在别的国家投资、入股参与粮食生产,相当于合作做生意,只是这个合伙做生意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分粮。这就是日本的精明之处。

比如,日本有个“全农”公司,早在年的时候,就参与投资美国的CGB,后又与阿根廷的农业公司ACA合作,可以分得玉米、大麦和高粱。还与巴西、澳大利亚、欧洲等海外国家的农业公司合作。所以,即便全球出现粮食危机,很多国家禁止粮食出口,但日本因为有这些粮食主产国合作伙伴,根本不愁进口不到粮食。

总之,日本农业和我国差不多,人多地少,平原少,山地多,粮食进口超过60%,然而,由于日本粮食进口结构合理、农业科技发达、购买国外耕地、参与国际粮食生产和供应链,所以,粮食安全指数比较高,名列全球第八。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ushirangr.com/gjxz/2917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