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西 >> 地形地貌 >> 96看真相年轻家长必造性早熟禁食
根据《京华时报》的报道,这份清单出自首都儿研所内分泌科的一位医生之手。不过这位医生称,列出这份清单是基于自己的临床经验,并没有对产品本身做过专门检测。省儿保和浙大一院的专家都表示,他们也会在门诊时,给患儿一些生活方式方面的建议,尤其会关照患儿家长不要让孩子吃燕窝、蜂蜜以及那些保健品,但清单中的其他东西,并没有让孩子必须禁食、禁用。
梁黎教授说,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不应该给孩子吃,“从营养角度讲,高蛋白的饮食也会促进儿童性早熟,所以三餐饮食荤素搭配也要注意。”梁教授说,这一点在小白鼠动物实验中,已经得到证实。梁黎教授曾参与制定中国性早熟诊治指南。
那么清单中列出的乳品也会导致性早熟吗?梁教授表示:不能这么说。
那么维生素呢?梁教授表示:孩子不能盲目服用。因为对健康孩子来说,反而可能会造成微量元素失调。她说,除了疾病的原因,性早熟还与营养过剩、能量过剩、乱吃补品有关,不能把性早熟归因于单一的饮食,这份清单上的食物,对健康孩子来说,有些需要禁食,有些少吃就可以。
▌女孩体重超30公斤,性发育会早启动
预防性早熟,哪些食物应该列为禁食之列?梁教授明确表示,是“垃圾食品”。因为“垃圾食品”都是高热高脂的食物,很容易引起孩子肥胖。肥胖跟性早熟有很大关系。
梁教授解释说,脂肪细胞会分泌一种叫Leptin的激素,这种激素会参与性发育,所以很多性早熟的孩子,都存在肥胖的问题。
梁教授在门诊碰到一些性早熟的患儿,问他们的饮食习惯,很多专爱吃荤菜。于是,梁教授嘱咐患儿的妈妈,要控制孩子的饮食,结果不少患儿再来复查时,症状均有很大改善。梁教授建议:预防性早熟,除了注意孩子的饮食,还要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千万不要把孩子养得太胖。
根据医学上的标准,女孩8岁以前出现乳房发育,10岁之前来月经,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的,就称为性早熟。梁教授提醒家长,7、8岁的小姑娘,如果体重有30公斤,那一定得当心,因为体重到30公斤,性发育就会启动。
虽然临床上,性早熟的患儿以女孩为主,但小男孩也要注意过度肥胖的问题,因为对小男生来说,肥胖除了引发性早熟,还会引发另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
“脂肪中有一种物质,会促使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所以小男孩如果太胖,乳房也会发育的。”梁教授说,如果及早干预还能逆转,但要是错过了时间,就只能将来做整形手术了。
▌洗浴用品、避孕药、塑料制品
虽然目前没有具体的数据统计,但从接诊情况看,性早熟患儿越来越多,是个事实。去年,省儿保内分泌科一年大约接诊了1.8万人次性早熟患儿。
梁教授也深有体会,暑假结束前的一天门诊,她接诊了93个患儿,创了最高记录。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孩子性早熟?都是与饮食和用品有关吗?
梁教授说,并不全是。因为一些疾病也可能引起性早熟,比如卵巢肿瘤、颅内肿瘤,男孩子的性早熟,80%是这个原因。所以碰到性早熟的男孩子,医生肯定会特别谨慎。
梁教授还提醒家长,化妆品、沐浴洗发用品中,含有一些类激素的物质,即使是宝宝专用的产品,也要注意别在孩子身上停留时间过长,夏天如果仅仅是出汗,孩子用清水洗澡就可以了。
梁教授认为:塑料制品的一些成分,也会诱发性早熟,所以小孩也要少接触。晒过的塑料瓶,不要装水给孩子喝,塑料玩具也不要让孩子经常含在嘴里。
梁教授还有一点提醒,估计很多家长听了要捶胸了。她碰到过3个小朋友,拿了家里的避孕药当糖吃,结果出现乳晕发黑。“这种情况几乎每年门诊都会碰到,所以家长一定要当心,收拾好自己的药箱和化妆品,别让孩子自己拿到了。”梁教授说。
▌如何规避性早熟
比较靠谱的建议有这么几点,医馆君也给大家整理了:
1、减少塑料制品使用。
2、尽量不给孩子吃营养保健品(包括牛初乳),没有“蓝帽子”标识的决不能吃。
3、从小培养孩子谷物、蔬菜、肉蛋奶的合理搭配,不要以为高蛋白才是好食品。
4、不要让孩子把果汁、饮料当水喝,口渴就喝白开水,避免能量摄入过多。
5、多陪孩子玩耍、运动。
6、家长如果在服用口服避孕药,一定放好,孩子的好奇心是什么都敢翻出来吃的。
7、如果出现性早熟迹象,首先考虑是否由疾病引起,医院就诊,不要盲目怀疑食物引起。
▌超过50%的患儿,是部分性性早熟
梁教授说,现在性发育和性成熟都有提前的趋势。医学认为,女孩8岁以前出现乳房发育,10岁之前来月经,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的,成为性早熟。
“如果只是乳房增大,骨龄没有提前,子宫、卵巢也没增大,就是部分性性早熟。”梁黎说,如果同时伴有骨龄提前、子宫、卵巢都有增大,就是真正的性早熟,也叫中枢性性早熟,就得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也就是老百姓说的“打针”。
一个7岁多点的小姑娘,医院被诊断为中枢性性早熟。
打针打了3个月后,妈妈担心有副作用,自作主张停了;妈妈觉得中药没有副作用,带孩子去吃中药,吃了几个月,孩子还是来例假了。
“对这种快速进展性的性早熟,中药是抑制不了的。”梁教授说,中药可用于对部分性性早熟的治疗,但是有一个误区,家长也要纠正过来,长期服用中药也是有副作用的。
梁教授说,从门诊的情况来看,超过50%的性早熟患儿,是部分性性早熟,但是因为有些孩子会转换为真性性早熟,所以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随访。一旦发现骨龄、子宫、卵巢也都出现变化,及早干预。
▌女孩11岁男孩13岁后,打针对长高没帮助
虽然大部分性早熟患儿是部分性性早熟,但是家长们总担心孩子发育过早,就急着问医生讨针打。
梁黎说,GnRHa是治疗早熟的常用药,早期用可以改善孩子的终身高,但要规范使用。
“女孩子骨龄超过11岁,注射GnRHa,对身高没有帮助,反而影响今后的卵巢功能;同样,男孩子骨龄超过13岁,GnRHa对长高也没有帮助。”梁教授说。
有研究发现,过早发育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发生子宫内膜癌、卵巢肿瘤的风险也更大。
“所以,如果决定打针,一定要坚持1年半到2年,因为使用GnRHa之后3个月,性腺轴才开始得到抑制,半年后开始抑制骨龄的进展。”梁教授说,短期使用对孩子的副作用更大,尤其是性发育快的孩子。
▌宝宝有“小青春期”,不要乱扣性早熟的帽子
梁教授最近碰到这么一个病人:
小姑娘10岁3个月,来例假了,当时身高厘米,骨龄12岁,当地医生诊断是中枢性性早熟,开始打针。
“这个小姑娘超过10岁来例假,预测身高也有厘米,各种检查都没说有疾病,根本就不需要治疗。”梁黎提醒说,虽然现在性早熟的孩子越来越多,但是性早熟的诊断和治疗,都要遵循规范,医生和家长都不要轻率地给孩子扣性早熟的帽子。
还有一种情况,也容易让家长担心孩子是不是提早发育了:
2周岁不到的小宝宝,乳房大起来了,医生解释说是“小青春期”的缘故,多数家长也是将信将疑。
来自卫生部的数据表示,约有千分之二的宝宝,会有“小青春期”,出现类似性早熟的症状,梁教授在门诊也经常会碰到,这些宝宝,只是单纯地出现乳房发育,没有子宫和卵巢的变化,也没有骨龄的提前。
这样的小青春期,出现在女孩身上更多,大部分在1岁之前出现,有些会在2岁左右。
“这种情况,多数不需要治疗,会自愈,只有少数需要随访。”她解释说,从2周岁到青春期性发育启动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将处于静止期,所以在婴儿期增大的乳房,在这一时期会逐渐变软、乃至消失。
=======快乐生活,贴心广播======
让别人的经验成为你的经验
让别人的教训不再教训你。
实时收听节目,互动赢取礼物!
礼物一:价值50元Ipad保护壳一个、价值50元8GU盘一个(慕容集团慕容城提供)慕容城为您打造:首席绿色节能住宅!礼物二:价值50元约克小镇消费抵用券(约克小镇提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