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西 >> 自然资源 >> 基建信息总投资亿元,云南8项水
年8月6日,在云南省水利厅就云南省重点水利工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通报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水利系统紧紧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苦干实干,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水利重点工作成效显著。
1—6月,全省水利固定资产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1.5%,在全省11个重点行业中排第3名。
据了解,云南省积极协调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快重大项目审查审批。今年7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年重点推进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作了安排,其中,云南省列入项重大水利工程的有8项,项目数量排全国第三名,总投资近亿元。
目前,8项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丽江市南瓜坪水库、文山州清水河水库可研审查意见水利部已报国家发改委;楚雄州小石门水库、大理州桃源水库-洱海补水工程可研已报水利部审查;临沧市耿马灌区、红河州弥泸灌区可研省发改委即将审批;红河州石屏灌区、保山坝灌区审查意见省水利厅已报省发展改革委。
云南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处长江鸿杰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快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为项目开工建设创造良好的基础。
(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处长江鸿杰)
云南将全面加快列入新项重大水利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南瓜坪、清水河2件大型水库可研今年获国家发展改革批复;耿马灌区、弥泸灌区2件大型灌区可研在三季度获得省发改委批复;保山坝灌区、石屏灌区可研年底获得批复;争取小石门、桃源水库补水工程可研明年获国家发展改革批复。
同时,统筹加快未列入新项重大水利项目但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的6件大型工程前期工作,8月底前批复海稍水库扩建工程初设;力争年底前批复黑滩河水库可研;年底前黄草坝水库、洱海灌区、腾冲灌区、潞江坝灌区可研获得批复。
云南将计划于今年8-9月新开工40项左右重点水网工程。年底确保全年新开工项、新增总投资规模亿元。同时,年底全省在建水利项目将达到项,总投资规模亿元左右。
年以来,云南省水利厅采取系列措施组织全省在建水利工程复工并加快建设,2月底,项应复工重点水利项目全部复工。并先后2批次集中新开工61项、总投资85.6亿元的重点水网工程。
1-7月,年度中央水利建设投资计划执行较快,共下达中央水利建设投资计划.34亿元,1-7月已完成中央水利投资98.33亿元,投资完成率47.65%,比去年同期多完成投资11.54亿元。
其中,滇中引水工程1-7月完成投资57.39亿元,德厚水库、阿岗水库、车马碧水库、柴石滩灌区、麻栗坝灌区等续建重大水利项目加快建设进度进入投资扫尾阶段。
滇中引水
滇中引水项目工程总投资亿元,已于年正式开工建设,计划年底建成通水,今年计划完成投资93亿元。
项目分为两期,一期将以城镇生活与工业供水为主,兼顾农业和生态用水,由水源工程和输水总干渠两部分组成,投资约亿元;二期建设输水工程、提水工程、调蓄工程三部分核心工程,投资约亿元。
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批复了《滇中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滇中引水自此成为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水资源配置工程。
滇中引水工程意义重大,简言之——滇中引水工程的角色和使命就是“润滇龙脉”。
对比中国地图和云南地图,我们会发现,云南是缩小版的中国。
滇东北,对应中国东三省。共同点显而易见:冬季寒冷、民风彪悍……还居然都有界河,滇东北有金沙江,东三省有黑龙江,甚至流向都一致。
进一步仔细观察,滇西北和中国西北、滇东和中国东部、滇西和中国西部、滇中和中国中部……都有可以对应,甚至神似的地方。
这种神似,不仅仅是地形,还包括经济、资源、社会地理。某种程度上,云南堪称浓缩的九州。
从水资源的角度来看,尤为如此。
“水多、水少、水脏、水土流失”
说起来很有意思。中国淡水资源总量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云南水资源总量少于西藏、广西、四川,居全国第四。
无论中国,还是云南,都面临干旱缺水的挑战。
乍一看,不可思议。毕竟云南大江大河众多,分属珠江水系、澜沧江水系、金沙江水系、红河水系、伊洛瓦底江水系、怒江—萨尔温江水系等6大水系,流域面积超过平方公里的大小河流共有条,还有高原湖泊40多个。
为什么会缺水呢?
原因很多,比如水利设施严重不足,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比如干湿季节分明,降水分布极不匀均的自然气候条件,还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影响、复杂的地质构造影响等等。
总结下来,可以用“水多、水少、水脏、水土流失”来概括。“水多”就是水资源丰富,“水少”指的是水资源利用的少。同时,“水多、水少”还说明了这样一组矛盾:人多的地方水少(滇中地区),水多的地方人少(滇西地区)。这也是云南水资源在空间分布的极端不均衡性。
我们要特别注意“水脏”,即水资源受污染较重。过去曾有种怪论,叫“经济越发达,水越黑”,这种判断非常荒唐,是不治水或治理不好水的借口。
年2月19日,省委书记陈豪率队来到省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检查指导工程复工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云南省省委书记陈豪)
“滇中引水工程是百年大计,容不得半点工程质量方面的瑕疵。”陈豪强调,要始终坚持严管严抓,实施全流程管理,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工程质量责任制,确保工程安全质量。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勇于担当,锤炼作风,大力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切实守好廉政风险底线,努力建设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安全工程、优质工程、生态工程、民心工程、廉洁工程,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
2月18日,阮成发省长到中铁二局滇中引水工程楚雄段施工4标现场,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云南省省长阮成发)
得知楚雄4标管理人员目前已全部到位,施工作业人员已到位余人,各项防疫物资准备充足,防控工作开展扎实到位,复工复产有序快速推进,阮成发省长对所做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同时亲切看望慰问了参建人员,嘱咐大家在工作期间,一定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确保身体健康,扎实推进项目。
这里可以比较一个数据,年,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中有5个水质属于劣Ⅴ类。
近日,云南省政府网站对外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高原湖泊环境问题专项督察反馈意见问题整改情况。整改情况显示,截至年3月底,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高原湖泊环境问题专项督察反馈的58个问题完成整改38个,正在整改20个。
目前,包含大理市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在内的13个项目正在推进中,将在年底限期整改完成。
九大高原湖泊整改治理的效果如何?云南省公布的整改进展显示,年,九大高原湖泊水质稳中向好,抚仙湖、泸沽湖水质继续保持Ⅰ类,洱海水质7个月Ⅱ类、5个月III类,阳宗海水质从劣V类恢复到III类,滇池、程海水质保持IV类,异龙湖、杞麓湖、星云湖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主要污染指标呈下降趋势。
云南缺水,滇中地区首当其冲。
数据显示,截至年4月15日——
●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达万亩,其中轻旱万亩,重旱94.5万亩,干枯14.7万亩;
●条河道断流,座水库干涸;
●因旱造成.79万人、41.73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库塘蓄水61.1亿立方米,比年同期少蓄10%。
滇中地区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区,地处长江、珠江、澜沧江和红河四大流域的分水岭地带,降水少,多年平均径流量仅占全省水资源量的12%,是全国有名的干旱区,资源性缺水与工程性缺水并存。
解决滇中地区缺水问题,等于疏通制约该地区乃至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怎么解决?把水从富集的地方引到缺乏的地方来。
中国有南水北调,云南有滇中引水,事实上,很长一段时间,“滇中引水”被广泛称为“滇中调水”。直到年,“滇中引水”工程被写入了国家“十二五”规划,名称正式确定。
无论调水,还是引水,核心思路都是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个特大型跨流域引水工程由水源工程和输水工程两部分组成,工程建设总工期为96个月。水源工程位于丽江市玉龙县石鼓镇,从位于石鼓镇上游约1.5公里的金沙江右岸取水,由泵站提水至总干渠渠首。
输水工程自丽江石鼓镇望城坡开始,途经丽江、大理、楚雄、昆明、玉溪,终点为红河新坡背,线路全长.07公里。
工程受水区共涉及沿线6个州市35个县市区,受益国土面积3.69万平方公里,惠及人口万。
预计到年,该工程年均可向滇池、杞麓湖、异龙湖补充生态环境用水6.72亿方,预计补水后年滇池、杞麓湖和异龙湖水质均能达到Ⅲ类。
附:云南省年7月最新批复的生态水利项目汇总
—END—
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往期精彩
怒江州年基建大战略,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大理年重大基建工程投资,建设未来滇西城市中心
总投资亿元!云南县域高速“互联互通”工程,实施方案:加密滇中、沿边拉通、滇西循环
丽江年交通基建计划,助推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