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西 >> 自然资源 >> 基础知识总结西半球的国家极地地
西半球的国家极地地区
1.根据所给地图说出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点、河流与湖泊、主要邻国、首都和主要城市。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美国人种的构成,理解被称为“民族大熔炉”的原因。根据材料说出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与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根据所给的地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主要地形,首都和主要城市。了解巴西的人种构成及其工农业的发展。理解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及加强保护的重要性。
3.根据所给的地图和资料说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海陆分布及自然环境特点。了解极地考察与极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一、美国
1.地理位置与领土组成。
(1)地理位置。
①海陆位置:临三大洋,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②纬度位置:北极圈穿过阿拉斯加州,北回归线穿过夏威夷州,美国是唯一跨三个温度带的国家,即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主要位于北温带。
(2)领土构成:本土48个州,两个海外州:北冰洋沿岸的阿拉斯加州,太平洋上的夏威夷州。
2.地形与河湖。
(1)地形特点:地形南北纵列分布,
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
A:落基山脉,B:中央大平原,
C:阿巴拉契亚山脉。
(2)河湖:D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自西向东依次是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E是美国最大的河流密西西比河。
3.人种构成。
(1)美国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是发达国家中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移民是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美国以白种人为主,印第安人是原住民,人种构成复杂,被称为“民族大熔炉”。
(2)美国的华人分布广泛,在i旧金山、e纽约和h洛杉矶有华人聚居的“唐人街”。
4.美国的农业生产特点及主要农业带。
(1)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形成了一些农业带。农业生产的各过程和环节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效率高、产量大。
(2)主要农业:B小麦区,C玉米带,D乳畜带,F原为棉花带。农业带D分布在五大湖周围,有利条件: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城市人口密集。
5.美国工业与高新技术。
(1)美国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2)20世纪70年代,以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产业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兴起,有力促进美国的经济发展,其中信息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贡献最大。
(3)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二、巴西
1.地理位置。(1)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
(2)纬度位置:主要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从温度带来看,主要位于热带。
2.地形、气候。
图中代号
地形名称
气候类型
A
亚马孙平原
热带雨林气候
B
巴西高原
热带草原气候
3.河流:亚马孙河是世界流域面积最大,流量最大的河流,主要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
4.人种构成与巴西文化。
(1)巴西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混血种人数量多。巴西人口中,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人约占40%。
(2)巴西文化:狂欢节、桑巴舞、足球。
5.发展中的工农业。
(1)巴西的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跻身于世界重要的生产国行列。
(2)巴西农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咖啡、甘蔗、柑橘。大量种植咖啡,被称为“咖啡王国”,天然橡胶种植兴旺期,曾以“天然橡胶的故乡”著称于世。
6.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1)亚马孙河流域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
(2)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①调节全球气候;②提供新鲜空气;③涵养水源;④防止水土流失;⑤维护生物多样性。
(3)由于修路、采矿等大量砍伐热带雨林,使热带雨林遭受到破坏,威胁到全球环境。巴西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雨林的保护。
三、极地地区
南极
北极
图片
位置
地球最南端
地球最北端
范围
指南极圈即南纬66.50S以南
指北极圈即北纬66.50N以北
海陆状况
中间是南极洲,
周围是A大西洋、B印度洋和C太平洋
中间①是北冰洋,
周围是②亚洲、③欧洲和④北美洲。
气候
酷寒、干燥、烈风。
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还被称为“白色沙漠”和“风库”。
终年寒冷,降水比南极地多,风速不及南极。
代表动物
企鹅
北极熊
我国
科考站
①是中山站;②是长城站;还有昆仑站
第一个北极科考站——黄河站
科考
最佳时间
暖季:11月到次年3月
6月到8月
一.美国的农业带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的自然条件与经济条件优势,实现了地区专业化生产,形成了农业带,它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农业带与当地的发展条件对应关系如下表:
农业带
自然条件
乳畜带
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城市和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棉花带
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流众多,灌溉水源丰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
玉米带
温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适合玉米生长
小麦区
温带地区,处在大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降水较少,有河流灌溉,适合小麦生长
亚热带作物带
亚热带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并且有河流灌溉,适合种植亚热带作物
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土壤贫瘠,气温低且垂直变化大,降水少,适合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二.极地地区周围地理事物的判定
1.南极地区
(1)根据海陆轮廓形状判读:离南极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与南极半岛相对。南极半岛的东面为大西洋,西面为太平洋。南极大陆最宽的部分所对的大洋是印度洋,印度洋的西面是非洲,东面为大洋洲。
(2)根据经度判读:若图上出现经纬度,0°经线穿过非洲和大西洋,所以0°经线穿过的大洋为大西洋,0°经线附近大洲为非洲;°经线穿过的大洲是大洋洲,穿过的大洋是太平洋。
2.北极地区:(1)利用经线。0°经线西侧主要是北美洲,东侧是欧洲、亚洲。
(2)利用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格陵兰岛属于北美洲,
因此,格陵兰岛以西部分是北美洲,以东部分是欧洲和亚洲。
如需下载某份资料可以添加老师
并备注所找内容或发送对应链接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