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西 >> 人口种族 >> 美国扶持,再造一个ldquo小中国
中国摸着美国过河,越南摸着中国过河。
一直以来,我们都把美国当成中国 的强大对手和追赶对象。在毛主席时代,我们就曾立下“赶英超美”的目标。而今,英国早已超越,摆在我们面前的超级大国,只剩下美国。
其实,在我们追赶美国的同时,也有别的国家在追赶中国。在我们不断奋勇前进的途中,中国也在悄然间,成为不少国家的楷模和奋斗目标。
越南就是其中之一。
越南的革新开放几乎是照着中国的脚印走过来的。自年底,越南正式提出“革新开放”路线开始,如今已经走过了35年。曾经的中南半岛上的霸主,到今天又变成什么样了呢?
简单的说就是一句话:成功!取得了仅次于中国的巨大成功!
越南自年执行革新开放开始,经济直接起飞。除了、、年和年之外,在这35年里,越南经济年增长率就从来没低于过5%。
和年属于越南革新开放的前两年,一切都在筹备和酝酿中,经济增速较缓慢,只有3%左右,实属正常。
年,金融风暴席卷亚洲,日本、韩国和马来西亚等一众亚洲地区的经济强国都遭遇重创。越南却因与全球经济融入不深,不仅没有被金融风暴所拖累,反而取得逆势增长4.77%。
年,一场疫情席卷全球。全球各大经济体出现集体大滑坡,可越南GDP仍然划出一道逆势增长的完美曲线,成功增长2.9%。
从时间跨度来看,越南是全球极少数经济能够连续增长35年的国家,另一个做到的国家是中国。中越之间的差别在于,中国经济开放更早,增长更快,更持久。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年,在中美 打得正酣之时,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突然对越南出手。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越南钢铁产品征收%的惩罚性关税。
为什么越南会成为美国对外 的打击对象呢?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在美越贸易中,越南的贸易顺差额越来越大了。
据公开数据显示,年,越南对美国出口额为亿美元,进口额为亿美元,贸易顺差达到亿美元,创造历史新高。
尤其是自中美 以来,中国产品被美国恶意打压,许多美国企业不得不寻找中国产品的替代供应商。这就进一步加大了越南对美国的产品出口,而美越之间的贸易顺差更是不断攀高。
按照特朗普的想法,美国政府打压中国商品进口,然后应该是迫使美国制造业回流。然而,让特朗普万万没想到的是,制造业没有回流美国,而是流向了越南。
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曾经具备的优势,越南也拥有。
如今的世界贸易体系是美国亲手构建的,也就是石油-美元体系。美国通过石油锚定美元,让美元成为全球 的世界货币。
基辛格说过,谁控制了货币,谁就控制了全球经济。在石油-美元体系之下,美国稳坐全球产业链的顶端,负责印刷美元,直接收割全球财富。
而处于第二梯队的则是欧盟、日韩、中国以及越南等制造业大国。这些国家通过加工制造,为美国提供物美价廉的工业制成品,从而满足美国人低成本、高质量的生活水平。
处于第三梯队的则是巴西、智利、沙特和伊拉克等国家。这些国家和地区主要负责提供石油、铜铁矿等原料,供应给第二梯队国家,去完成加工制造。
在这个过程中,就是美元流出,商品流入。其结果必然是,美国的贸易顺差越来越大,而处于第二梯队的制造业国家手里赚到的美元越来越多。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日本、韩国和越南等,都是对美贸易中的顺差大国。
只要石油-美元体系不改变,美国想通过 的手段来抽空中国制造业就不可能。
不过,让中国制造业分流却是可以做到的。因为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只有美国一家,而处于第二梯队的国家却不只有中国。
当中国制造业遭到美国打压时,它们就会一定程度地流向成本更低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越南。
越南拥有人口万,国土面积32.9万平方公里,狭长而广袤的海岸线十分适合发展外向型经济。
将近1亿的人口,为越南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和中国相比,越南平均工资要低得多。年,越南的平均工资为元。同期中国城镇私营企业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为元,接近于越南的两倍。
再加上越南政局稳定,海港众多,航运便利,对许多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都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
在刚刚过去的疫情之年,美国已经见识到中国制造业的强大。中国几乎以一国之力,成为了全球抗疫物资的 生产基地。对美国而言,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美国一直把中国当成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却也是对中国制造依赖最深的国家。因此,美国从全球范围内寻找值得培养的,能够替代中国的新兴制造国家。
其实,从国家实力来看,印度比越南更强,人口比越南更多,航运条件也丝毫不弱于越南。从全球制造业转移来说,印度应该是比越南更适合的接盘侠。
然而,坏就坏在印度过于强大。在过去30年里,全球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已经造就出一个令美国都瑟瑟发抖的东亚大国,美国不能用30年,再造出一个和中国一样强大的南亚大国。
因此,越南的优先级比印度更高。
美国要的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替代者,而是许多个分散的中国替代者。换句话说就是,肢解中国制造业。
在高端制造业方面,打压中国,不让中国发展高端制造业。在中低端制造业方面,美国的选择是扶持越南、印度等国,并通过减税政策,吸引一部分中低端制造业回流美国,最终达到分流中国制造业的目的。
近些年来,这一现象正在加剧。尤其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许多大集团嘴上说着不跑,可脚下却是一刻都未停。
最显著的就是韩国三星。作为全球手机 大企,三星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全球电子产业的格局。然而,在年时,三星就彻底关闭了中国境内的手机工厂,迁移到了越南,并在越南建成8家大工厂!
其次就是富士康。富士康在越南投产更多的是受到苹果的推动,因为苹果在越南建厂了。苹果作为富士康 大金主,苹果去哪里,富士康就得跟到哪里。
在三星、苹果以及富士康等电子巨头带动下,其他许多中小型电子厂也纷纷搬到了越南。于是,越南一举成为了全球性电子产品出口大国。
此外,服装纺织业也成为越南的重要接收型产业。许多服装厂都从中国迁出,转入越南。
值得一提的是,越南从美国进口量 的农产品是棉花。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越南服装纺织行业的繁荣。
在新疆棉花事件中,美国就想打压中国纺织行业在全球的中心地位。不过,这一阴谋很快就被中国所戳穿。越南纺织行业的崛起,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美国对中国纺织产业的依赖。
为什么耐克和阿迪不怕中国抵制?一个重要原因是耐克和阿迪80%以上的产量都已经成功逃出中国,转移到了越南和印尼。其中,耐克和阿迪在越南的产量高达46%。
这叫美国版明修贱道,暗度陈仓。
那么,越南能否取代中国制造的位置呢?
答案显然是不能。
因为越南太小了。中国是一个接近14亿人口的大国,而越南才万。中国能够成为世界工厂,越南顶多成为中国工厂旗下的一个分工厂。
和越南相比,中国拥有一个无与伦比的产业集群优势。中国是全球 一个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这就意味着,任何工业制成品,都能在中国找到完整的供应商,不需要全球调度。
这就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供应链成本。在中国深圳,一个创意到产品落地,最快只需要3天。这是全球任何国家都比不了的。
而且,在中低端产业转移上,中国还拥有广袤的内陆地区可以承接。就拿越南来说,与之毗邻的广东和广西,仍然拥有巨大的区位优势。
一个不能忽视的现实是,中国乃是越南 大投资来源国。不少工厂搬迁到越南,可背后的实控人还是中国人。这叫低端产业流出去,资本持续流进来。该赚的钱,我们是一分都没少赚。
被誉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业,规模实在是太大了,真正转移到越南或者印度的,其实大部分都是一些我们淘汰的落后产业。全球制造业的主体仍然留在中国国内,这是美国无法改变的现实。
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自主制造!”
快乐的利刃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