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西 >> 人口种族 >> 从巴西阿根廷农业看中国农业竞争力
来源:《种子世界》第9期第14页
巴西、阿根廷农业考察浅见
丁光省
(河南省大京九种业有限公司商丘)
1考察概述
参加年世界种子大会的中国种子协会代表团一行19人,于年5月7日出发前往巴西、阿根廷进行农业考察,随后在乌拉圭参加年世界种子大会,于5月21日返回北京,历时14天。在巴西,由拉美种子协会会长、美洲种子协会副会长、巴西种子协会会长若泽·阿美利利先生接待,由巴西农业部检验、检疫司司长、生物技术司管理处长以及巴西种子协会会长、巴西转基因技术公司CEO伊利亚尼女士、巴西协会蔬菜分会会长史蒂芬先生、草业分会会长等分别就巴西农业、种业、草业发展情况、以及巴西转基因技术、检验检疫流程、进出口管理等问题给予专题讲解,另参观了巴西最大的蔬菜种子SCALA公司。
在阿根廷,由阿根廷国家种子协会负责接待,考察了阿根廷国家农科院、布省西北农业大学、听取了阿根廷农业部种子局局长、农业部转基因审批审查处处长、以及巴西牧草协会会长对阿根廷的农业及农业转基因政策作了介绍,参观了阿根廷爱哥种子公司、先正达合资公司。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参加了世界种子大会。
2巴西、阿根廷农业和转基因技术概况:
2.1巴西、阿根廷农业基础情况
巴西国土面积.7万km2、总人口2.1亿。有可耕地.8亿h㎡、人均0.86hm2耕地,相当于中国人均耕地的10倍,巴西还有优质牧草草场1.6亿多hm2,其中人工种植牧草多万h㎡,自然牧草大约多万hm2。由于巴西多属于亚热带气候,雨水充沛、热量充足,每年把牧草与玉米、大豆间作,一年可种植一季玉米加一季大豆,另收两季间作牧草,与我国相比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可利用效率、年度内等于增加了大量耕地面积。
阿根廷国土面积万k㎡,人口万,有可耕地面积约万hm2,且土地肥沃、其人均0.65hm2耕地,相当于中国人均的7-8倍。阿根廷另有优质牧草牧场1.4亿多hm2,由于阿根廷农业大都在中部亚热带、温带地区,雨量十分充足,亩牧草产量约相当于我们自然牧草产量的数倍,其人均占有耕地及牧草资源相当丰富,这也是阿根廷畜牧业发达的主要原因。
2.2农作物的品种与转基因技术利用情况
巴西、阿根廷两个国家农业以主要农作物与牧草为主,主要农作物以大豆、玉米、棉花、小麦为主,但他们在农作物品种研发与推广等方面、自身都较为落后,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品种本国企业和科研机构审定较少,70%以上的品种专利权属外国企业所有。
巴西、阿根廷均为世界上种植转基因农作物大国,就玉米、大豆、棉花而言,基本上全是转基因品种,阿根廷大豆的%是转基因,玉米、棉花95%以上是转基因品种,巴西的转基因技术专利99%以上属外国企业、阿根廷的转基因技术专利96%以上属外国企业。巴西玉米、大豆转基因品种均占整个种植面积的94%以上,其中巴西批准的转基因技术99%以上属国外企业所有,巴西自己仅有的一个被国家批准的转基因技术还是用在黑豆上的。品种专利费的收取标准是以卖给农民种子的终端销售价格的30%计算、用于上缴具有专利权的国外企业的专利费,两国家全部品种专利费的70%以上被外企拿走,不论是品种,还是转基因专利技术数量都绝对控制在外国企业手中,本国在品种及转基因技术上基本没有任何话语权。
2.3对转基因技术的评价标准
在阿根廷农业部有专门对转基因技术进行安全评价的机构
2.3.1环境的安全性
主要是评价各项转基因技术及具体转的基因对环境以及其他作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是否在安全可控范围。
2.3.2食品的安全性
主要是评价转基因作物作为食物的危害性、安全性。
2.3.3转基因作物产品作为商品外销的把握性
此项评价在阿根廷转基因评价中具有较重要的意义。如果该项转基因技术实施后产出的粮食没有足够的出口市场,他们就不会审批此项技术。也就是说:他们生产转基因粮食是必须事前确定国外目标市场的,没有足够容量的国外目标市场他们是不会批准的,这也是有些人说的他们的转基因大豆是专为中国人生产的原因。作为阿根廷人的主要口粮小麦,它们具有较先进的育种技术,他们的农业部官员明确的表示,不会批准在小麦方面的转基因技术,远期也没有在小麦品种上批准转基因技术的时间表。说明阿根廷政府对在主粮上实施转基因技术是持否定态度的。
2.4农业生产单位规模和机械化程度
巴西、阿根廷这两个国家的农业最小生产单位土地面积均在hm2以上,大都在几百公顷至几万hm2,我们访问的一个农场面积达2.2万hm2,他们的农业与我们相比具备明显的规模经济效益,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因此机械化程度较高,生产成本较低。由于巴西阿根廷两国土地资源丰富,土地质量较好,因此土地成本较低。阿根廷较好的农用耕地年租金一般在~美元/hm2,租金成本相当于中国耕地的1/4~1/5,与中国农业相比具有非常高的成本优势,这也是中国农业与巴西阿根廷等资源型国家相比缺乏竞争力最关键因素。
3考察浅见
3.1巴西及阿根廷农业与中国农业对比具备三大优势
3.1.1自然资源效益优势
巴西、阿根廷农业大多处于南半球的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雨量充沛,且其土地肥沃,且都具有丰富的淡水和海洋资源,均可称为天然的资源型富国。不仅如此,巴西阿根廷人均占有农业自然资源又数十倍于中国的人均自然资源。(如阿根廷的耕地及多年生作物用地按其农业人口计算人均达亩、另有优质草场人均50亩,而我国黄淮海地区农民人均1.5亩土地),所以,农业人均资源和收益远远高于中国是不言而喻的。同样的劳动换来的成果会产生数十倍甚至近百倍的差异,他们仅凭自然资源自然产生效益就远远大于我们通过努力生产而产生的效益。如阿根廷万人口占有1.4亿公顷的优质自然牧场,全靠自然放牧就会有丰实的肉奶资源,足可丰衣足食。
3.1.2规模效益优势
阿根廷农民人均占有耕地超过6.7hm2,我国黄淮海地区农民人均仅占有1亩多耕地资源,最小生产单位2~3亩土地、与阿根廷最小生产单位为hm2以上相比至少相差倍,与阿根廷平均生产单位面积或大的生产单位面积相比相差更多,一些农场主和企业一般都有几万公顷土地。他们的规模化更加有利于专业化和机械化的种植、耕作、加工,因而具有中国农民无法比拟的规模生产效益,同样一亩地获取10美元生产收益,由于他们耕地多、规模大与我们的农民人均收益相比就相当于我们农民收入的几百倍、甚至几千倍,这还不算规模生产产生的规模成本效益。
3.1.3土地成本效益优势
如前所述,由于巴西、阿根廷的农业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区域,良好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为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耕作土地和牧草草场的产出率都大大高于我国。另外,在阿根廷租用一亩好的耕地不足40美元,在中国租用一亩耕地成本相当于阿根廷的4~5倍。由此可见,巴西、阿根廷农业的土地成本效益与我国相比具有我国农业无法比拟的明显优势。在阿根廷,农民生产一市斤大豆成本在0.7元-1.1元人民币(每公顷生产成本在-1美元之间,产量在每公顷3-4吨之间)。
正是因为有以上明显优势,巴西和阿根廷在国际上都成为了农牧业产品的出口大国。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国际竞争力也主要输在自然资源、规模效益和土地成本上。尽管我们的品种、单产、种植技术、精细化耕作程度好于他们,单位面积投入和收益都高于他们,但农产品的价格却远远的高于他们。
个人认为:中国农业竞争力的核心不在于粮食价格一定比国际市场低(因资源、成本原因这种想法不现实),而在于中国人的饭碗是否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只要解决了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谁手里的问题,就解决了中国农业竞争力的问题!!
3.2转基因技术、品种专利权给我们的启示
一是我们作为农业大国,农业转基因技术必须掌握、并占据技术制高点,否则会被人在技术上歧视、欺辱,无法保证中国人的饭碗真正端在中国人手里。
二是转基因技术商业化要慎重,要有使人信服的必要性、可行性论证。现在农作物上的转基因技术主要优势在抗虫方面,其技术本身并不增产,除草剂的使用也给环境带来诸多难以克服的不利影响,长期影响如何短期内难有定论,此问题已引起一些国家重视。
三是就转基因技术本身来讲,与其他科学技术一样是一个中性的技术,无所谓绝对安全或绝对不安全,你转入的对作物、人类不安全的基因就是不安全,你转入对作物、环境、人类安全的基因就是安全的。
世界各国均有对转基因技术进行安全评价的规定,需要安全评价本身就说明转基因技术具有不安全性。转基因技术本身是人类的社会行为,任何社会行为都有它的目的性,如果转基因技术的目的性不正确,出于小团体利益为私利而为、不顾对人类和自然界的破坏肯定是不安全的。
(本栏责任编辑:刘春丰)
中科获品牌影响力中科技术让白癜风患者早绽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