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西 >> 旅游景点 >> 日本干细胞发展现状,对比脊髓捐献,更应该
在干细胞资源的利用上,与我国一衣带水的日本不知不觉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自年第一例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后,各大政府和企业都投入巨额资金建设干细胞库,相关干细胞库在世界各国纷纷出现,日本也于年建立了第一个干细胞库——神奈川,负责储存脐血造血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以及各种皮肤细胞组织等。
目前日本共有6家公共干细胞库,7家提供储存服务的民间细胞库。日本的公共库发展良好,但更多人选择自费委托商业公司储存细胞,市场化的细胞储存服务更受欢迎。
自年以后,日本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移植超过骨髓移植,成为其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方式。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与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区别是: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储存自己的干细胞,随时可取,并用于自己或亲属的治疗;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还需要在人群中寻找匹配的干细胞捐献者,其几率非常之低,大部分人都得不到移植的机会。
从年起,日本每年利用客户自己储存的干细胞进行移植的案例超过例以上。截止年10月末,日本已完成例造血干细胞的移植。
从日本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年龄分布来看,5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数量在显著增加。
科学家Konuma等研究团队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60岁以上患者在日本脐带血移植中的比例急剧增加,从-的18%增长到-的37%,患者的平均年龄也从48岁提高到55岁。
在分析了-年之间的个单份脐血移植案例后,Yabe等研究者得出结论,即使少量的CD34+细胞也有较好的机会实现植入,并建议临床医师充分利用干细胞再生与修复的潜力。
研究报告Konuma等人开展的研究通过分析-年间接受单份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名成人病例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成年患者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早期非复发死亡率显著改善,早期总体生存率有了显著提高,并改善了长期总体生存率。
研究者认为,干细胞移植的推进可能有助于改善早期死亡率。除此之外,干细胞移植实践的进步,例如更谨慎的患者选择,更安全的预处理方案以及支持治疗的改善都有助于早期结果的改善。
日本如此看重干细胞的储存,不仅是因为干细胞未来可以应用各种疾病,而且其骨髓库规模小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在年,当时中国骨髓库仅有82万,而日本的骨髓捐赠库容更低,仅有49万多名捐赠者。与美国的万,德国的万,巴西的万相比,中国和日本的注册捐献者不仅是数量上低,捐献者所占人口比例也十分低。
通过中深前沿服务中心的统计,在日本的总捐赠者人数中,40多岁的捐赠者占比42.9%,50多岁为13.6%。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捐献者年龄都已经超过了40岁。这一现象可能反映了日本人,特别是日本年轻人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态度相对消极。
无论是骨髓库的“老龄化”,还是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老龄化”,都折射出老龄化对日本社会的冲击,同样,老龄化现象在中国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未来我们也会遇到相同的困境。如何正确认识干细胞,让更多人了解储存干细胞的重要性,是一个我们现阶段就需要考虑的问题。
日本老龄化现在有非常大一部分成年人在出生时没有条件储存干细胞,已经错过了储存脐血,那么现在依旧能选择储存尿液种子细胞,通过储存现在相对年轻的细胞(含有较少的基因突变),在未来把它们诱导成多能干细胞,进而分化产生血液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肝脏干细胞及其他所需细胞,可被用于日后各种疾病。即使在健康时,也可以利用这些健康的细胞,达到增强免疫力、抗衰老的作用。
细胞储存此外,除了已获得国家认可的白血病等27种疾病的临床治疗外,干细胞在开展其他疾病的临床试验也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比如糖尿病、高血压、肺纤维化等。
在过去的20多年中,干细胞前沿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依托同济大学的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为代表的国内干细胞库,都在积极推动细胞储存、转化以及应用,在干细胞移植的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移植经验,在全球的干细胞移植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