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西 >> 旅游景点 >> 驻外随笔我在巴西的防疫生活
便利店卖的布口罩
疫情让生活发生变化
里约是巴西第二大城市,3月5日,里约“官宣”首例确诊病例,而记者所在的区是里约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自那时起,记者已经开始居家隔离,生活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活动半径从二三十公里缩短至两三公里,出门频率降至每周至多一次。现在出门不再是T恤衫、短裤、人字拖,取而代之的是长袖、长裤、高帮鞋,口罩、手套、护目镜也是必不可少的三大件。虽然由夏转秋,但每次出门采购回来都是满头大汗。其实,这幅装扮在里约极其少见,以至于经常引来他人的侧目。回家后我也不再只是洗洗手那么简单,而是将各类物品分门别类地消毒。防护套装摆在超市入口
居家隔离解锁各种“技能”
据记者观察,里约超市供应相对充足,所有商品一应俱全。疫情防控之初也曾出现过卫生纸、矿泉水、酒精凝胶、消毒液等物资短缺的现象,不过现在已经一切如常。由于当地餐厅禁止堂食,只允许外卖,而外卖软件的无接触配送服务,也仅限于用当地的信用卡付款。因此,工作之余,厨房就成了记者的“实验室”,我也加入到了“朋友圈厨艺大赛”之中。通过网上视频学习,经过几次失败后,记者已成功“解锁”白白胖胖的大馒头、晶莹剔透的酱牛肉、金黄酥脆的炸油条、皮薄馅大的煮饺子,还有各种家常菜……大快朵颐的后果是衣服“日渐消瘦”,以至于不忍直视镜头中的自己。由于“托尼老师”们都歇业在家,理发也成了难题。记者网购了一套理容器,反复看了网上的理发攻略,不过一下手就“追悔莫及”……里约主要街道——美洲大道车水马龙
巴西民众“淡定”抗疫
其实,在巴西,实施严格封锁政策的城市并不多。所以,天气好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人出门遛弯儿、跑步,或者沿着海边漫步。记者每次出门也都能在路上看见一家几口儿出门晒太阳的场景,彼此间说说笑笑。疫情对他们来说,似乎只是多了一个口罩。超市门口的告示:必须佩戴口罩,否则恕不接待
疫情期间,当地互联网承受着巨大压力,加上运行维护人员减少,时常出现断网的情况。由于采访不再是面对面的交流,而主要是通过邮件、电话和社交软件,最怕的是“网络连接失败”这几个字。“谢谢,保重!”这是记者几个月来最常用的结束语。疫情发生后,与国内同事的通信往来,与国外采访对象的交流对话,双方都会在结尾道一声祝福。我也真心祝愿疫情早日过去。责编:孟祥麟、王海林、薛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