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西 >> 旅游景点 >> 记忆建筑可阅读虹口这座宛若迷宫的历史
在上海,有许多曾经在近现代历史上叱咤风云,屡屡创下东亚纪录的老厂房。如今,它们中的一些通过现代化的改造,成为了众人追捧的网红新地标。经过百年历史沉淀,沪上这些“老厂房们”,依旧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位于虹口区的老场坊,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个↓
别具一格的巴西利卡式建筑老场坊原为一个宰牲场,年建于今虹口区中部,座东朝西,东靠鸭绿江路,西临沙泾路,南面是溧阳路,北近梧州路,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建筑融汇了东西方特色,各楼之间上下交错,廊道盘旋,结构复杂,却秩序分明。整幢建筑除采用了“无梁楼盖”、“伞形柱”、“旋转坡道”等先进的建筑技术,充分考虑了通风、采光、卫生、用水等问题。主建筑物由东、南、西、北四幢钢筋水泥结构四层楼房围成四方形,方形之中又建一座二十四边形近似圆柱体的主楼,与旁边四座楼房通过楼道相连,使整个平面形成“回”字。加工车间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无梁楼盖技术,形成八角形和四边形的伞状柱帽。各楼之间上下交错,廊道盘旋,结构复杂。底层墙基用花岗岩砌筑,沿街立面的窗均为花纹精美的镂空小方格窗。整栋建筑具有古罗马时期巴西利卡式风格。光影和空间的无穷变幻呈现出一个独一无二的特色建筑。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里,可以领略到老场坊不一样的风情。这个宰牲场在当时是东亚第一、世界第三的大规模宰牲场,场内现代化程度较高,有一条2.25英里长悬挂式屠宰作业传送带,每天可以宰杀牛、羊等牲畜共计头(只),年,又配套建立病畜化制场与冷库,规模和实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改造保留建筑风格,老房一展时尚新颜年,这个老工业遗址功能重新定位,在保留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布局、修缮改造后,再次焕发青春——华丽转身为老场坊创意产业园区。
转型之后,独特的建筑魅力、深厚的历史底蕴,使这里受到了国内外各类知名品牌厂商的青睐,诸多高端时尚活动在这里举行,国际美食购物、戏剧音乐演出、主题狂欢派对……如今的老场坊,俨然已成为上海集旅游、文化、时尚、品味于一体的又一个创意地标。
例如,四楼的空中舞台全部用钢化玻璃制成,挑高8米,悬空而设,总面积超过平方米,圆形穹顶大气魔幻。众多特色元素在这里融会贯通,而光影和空间的无穷变幻更赋予了其独特的魅力。
宰牲场的由来十九世纪初,上海还没有现代化的大规模宰牲场地,只有民间的小作坊,设施简陋,卫生状况较差。年之后,随着上海人口增加,对肉制品的需求也不断扩大。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特别是民众的健康,当时管理部门决定设立都市宰牲场。年,先在斐伦路买了一块地建造了一个规模不大的宰牲场,后又在虹口沙泾路购了一块地,开始建造大规模的现代宰牲场。由建造过“邮政大楼”的余洪记营造厂承建,于年11月竣工落成。
后虽历经战火,但建筑有幸得以保全。新中国成立之后,这里仍然是肉类食品的加工厂,至年改为一家制药厂。
景点打卡推荐1、伞形柱
建筑外圈最显眼的细节元素是一根根的“伞柱”。不同于我们平日里常见的圆柱形柱,这里的柱子是伞形的,分八角形和四边形两款,上大下小,带有花纹装饰。整栋楼是无梁楼盖设计,全靠这根伞柱支撑。2、中心圆
主楼的内圈也叫“中心圆”,共三层,是以前屠宰牲口的车间。这里有数目众多、宽窄各不相同的的廊桥,体型不同的牛依次从这里通过。
3、旋梯
廊桥边的台阶异常狭窄,并且盘旋而上,是工人的逃生通道。这些通道仅一人宽,牲口是进不去的,专为避免牲口伤人而建造。如今,廊桥和逃生通道都已演变成一道景观,而中心圆的功能也已演变为为创意项目活动专区。
4、镂空水泥花格窗
窗格由方格和圆圈相间排列,除了造型美观之外,更具有必要的通风功能。今天,作为创意园区的老场坊,人们更青睐大面积镂空水泥花格窗造成的光影效果,巴西利卡厅也因此成为婚礼、派对的热门选地。
开放时间及门票开放时间:8:00-21:00
门票:免费
周边好去处上海音乐谷为AA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是上海市重点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核心区域面积约28万平方米。片区内俞泾浦、虹口港、沙泾港相交蜿蜒环绕,并保留八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桥梁,是目前上海唯一保存完整水系格局的历史文化风貌地区,遗存有许多独具虹口特色的石库门建筑群,是上海城市演变过程中,极具代表性的地理地标和文化地标。周边旅游线路推荐老场坊→沈尹默故居→溧阳路音乐谷→鲁迅故居→上海外滩美术馆
往期精彩回顾建筑可阅读:让远古村落焕发时代活力!广富林的故事久远迷人
建筑可阅读:上海西北部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嘉定孔庙
建筑可阅读:川沙这栋多年历史的建筑,留下许多名人足迹
建筑可阅读:“车马很远、书信很慢”的岁月,镌刻在这栋大楼里
建筑可阅读:从“黑石”到“黑胶”,这座百年公寓缭绕着岁月余音
建筑可阅读:岁月静好,走进金山老宅的“大咖”故事!
建筑可阅读:一座明代古典园林,一颗隐藏在老城厢内的明珠
建筑可阅读:百年纱厂的时尚新生
建筑可阅读:上海城区第一个被发掘出土的大型遗址
建筑可阅读:80多岁的钟楼式建筑,这个图书馆独具美感
建筑可阅读:科学会堂1号楼——百年建筑中的科技之光
建筑可阅读:武康大楼街区“微更新”完工!烟火气,可漫步,有温度
建筑可阅读:拥有80多年历史的传奇建筑——马勒别墅
建筑可阅读:这座80多岁的老体育场修旧如旧,又添时尚和活力!
建筑可阅读:历经百年的沈家花园正在修缮,预计下半年开放
建筑可阅读:复古地标思南公馆,带你穿越时空领略“老上海”
建筑可阅读:沪上这座古典园林的主体景区已近岁!
建筑可阅读:藏在居民区里的这栋小楼,留着“老闵行”的旧时光
建筑可阅读:复旦这栋历史悠久的小楼里,承载着一段红色记忆
建筑可阅读:穿越宋元明清,翻开金泽古镇千年水乡长卷……
建筑可阅读:松江这座园林,远可看青山绿水,近可观历史人文
建筑可阅读:曾经的“外滩第一楼”,如今变身艺术新地标!
建筑可阅读:多伦路上这栋小楼修旧如旧,再现“左联”创立时的沙龙场景
资料:市文旅局
编辑:阮天霖、孙凌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