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

大宗商品涨价不止这次会否出现ldqu

发布时间:2021/6/19 17:45:55   点击数:

点击上方

“股指资金方”

  

近日,国际巨头接连宣布涨价。4月20日,可口可乐表示将提高饮料价格。4月21日,国际日化巨头宝洁表示,将从今年9月开始提高婴儿产品、成人纸尿裤和女性护理用品的价格,涨幅为5%-9%不等,并表示这可能是更大范围商品涨价的预兆。

这两家国际巨头涨价的原因都指向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加之近期部分国家新冠疫情再次大流行,这引发市场对全面通胀是否到来的担忧。

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加快上涨,成为推高多国物价水平的共因。随着全球经济的恢复,需求更趋活跃,大宗商品价格走高,有着实际支撑。不过,当前全球经济远未达到正常水平,大宗商品价格大幅走高,泛滥的流动性也是重要因素。

疫苗接种正在全球推广,美国疫苗接种率遥遥领先,在经济加快复苏的过程中,3月中旬美国继续出台1.9万亿美元纾困刺激法案,还将推动超2万亿美元基建计划落地。美国宏观政策外溢性明显,通胀预期尚未推动其国内政策转向,却引发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率先加息。

全球市场对通胀的讨论焦点,一则在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会多大程度影响消费者物价水平;二则在于疫情期间宽松政策何时转向,各类资产价格面临重估。

“通货膨胀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这是经典的经济学理论。但是,消费端的通货膨胀已经消失很多年。自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极尽各种宽松手段,意在推动经济回归潜在增速,但是消费端的物价水平始终难以达到2%的政策目标。

这也是为什么当前流动性创新高,但对于是否出现“超级通货膨胀”,市场依然存在严重分歧。

需要指出的是,以CPI为代表的消费者价格指数,难以衡量全部通货膨胀。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推高了大宗商品、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这种显而易见的“通货膨胀”,会加剧贫富分化,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加快上涨,成为推高多国物价水平的共因。-新华社

分化的物价水平

由于物价水平持续上涨,且超出政策目标,巴西、土耳其、俄罗斯等国央行已经率先加息,前期宽松政策有所收紧。

这三个国家3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处于高位,同比涨幅分别为6.10%、16.19%、5.79%。食品和能源是推高这些国家物价的主因。

4月8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数据显示,3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录得.5,环比上升2.1%,该指数连续第10个月上升,并且攀至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去年疫情在全球蔓延,粮食产能受限、贫困人口增多,引发了较普遍的粮食安全担忧,多国限制粮食出口,这些都推高了食品价格。比如CBOT稻谷期货结算价在年6月上旬曾恐慌性地飙升至22美元/英担,创出年以来新高。

进入今年以来,需求加速恢复,导致粮食价格继续攀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3月份的最新数据显示,由于作物供应良好,3月份谷物价格与上月相比有所下降。然而,由于餐饮业需求的复苏,肉类和奶制品生产能力增幅下降以及国际货柜资源短缺,肉类,奶制品和植物油的价格继续上涨。能源也是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去年3月,全球流行病和原油价格继续下跌。以布伦特原油为例,该油价从去年三月的每桶52美元跌至去年三月的每桶23美元,但今年三月已稳定在每桶65美元左右。这对高度依赖进口的土耳其产生了重大影响。家庭旅行的汽油和柴油价格已迅速回升,这直接提高了消费者价格指数。粮价上涨是土耳其,俄罗斯和巴西面临的普遍问题。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相对独特,货币价值不够稳定,国际收支容易出现失衡。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提高利率不仅是为了抑制国内通货膨胀,而且是为了防止资本外流。例如,由于地缘政治问题,俄罗斯受到美国的制裁。尽管巴西是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但巴西高度依赖国外市场,在流行期间需要进口大米等主食。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价格已大幅飙升,但3月份,美国,欧元区和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同比增长了2.6,1.3和0.4。分别显示出相对温和的增长。岳开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罗志恒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价格水平的差异与各国的产业结构有很大关系。一个大国与一个小国之间有很大的区别:一个大国的国内供需相对平衡,市场有更大的回旋余地,价格不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三月份中国的低价也受到猪肉下降周期的影响。大宗商品是否继续上涨?如果说大宗商品的价格在去年下半年已经反弹,那仍然意味着底部和增长的回升。从今年年初开始,大宗商品价格继续急剧上涨,这明显快于需求方面的改善。以布伦特原油为例。今年年初,油价仍为每桶51美元左右,4月中下旬徘徊在每桶65美元左右,全年涨幅超过27。4月26日,来自普氏能源资讯指数的62铁矿石价格突破美元/吨,创下10年新高。4月26日,CBOT大豆期货结算价达到每蒲式耳美分,创7年新高。随着商品价格上涨,资金总能找到原因。例如,由于中国经济正在加速复苏,钢铁和铜的价格已大幅上涨。美国计划启动一项基础设施计划。低碳转型将使金属价格受益。大豆价格上涨归因于中国生猪生产能力的恢复以及饲料需求的增长。各种大宗商品的价格已经超过流行前的水平,但是全球经济在疫情爆发之前仍远未达到正常水平。毫无疑问,原材料价格的过度上涨将减缓经济复苏的进程。当然,市场会自发调整。例如,由于农作物的总体供应良好,世界谷物价格指数从3月的前一个月开始下降,结束了连续八个月的上升趋势。3月,美国和巴西均发布了预测,由于良好的价格前景,预计玉米播种面积将扩大。大宗商品价格会继续暴跌吗?流行病的发展,供求关系的恢复进展以及宏观经济状况都存在不确定性。世界银行于4月20日发布了半年刊《大宗商品市场展望》,预测全年大宗商品价格将保持在当前水平。其中,全年原油价格为每桶56美元,比上年增长36左右。金属矿产价格比去年上涨了30,谷物价格上涨了17。世界银行的报告还指出,世界经济继续复苏,预计到年对原油的需求将强劲。如果预防流行病没有效果,那么油价将面临下行压力。美国的大规模基础设施计划支持了铝,铜和铁矿石等金属的价格。全球能源脱碳的转型也增强了对金属的需求;一些新兴经济体已经过早调整政策,价格存在下行风险。食品价格最近已经稳定下来,但是如果供应链再次受到干扰,食品安全仍然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ushirangr.com/gjxz/2370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