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

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是因为他们惧

发布时间:2019/2/14 23:52:36   点击数:

11月30日,美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个新闻肯定不是个好新闻,网民的观点也挺有意思,分为如下几类。

第一类:失望类,理由是亿美元的大单,竟然没换来美国的承认,这是外交上的奇耻大辱。

第二类:悲观类,中美贸易摩擦不可避免,而美国可以据此轻易割中国羊毛,对中国企业征收反倾销税,中国企业的形势严峻,中国经济恐怕会雪上加霜。

第三类:屁股坐歪、突然自嗨类。有的人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高潮了,对国家挖苦讽刺,说是不是市场经济,自己心里还没点儿B数吗?

这几种观点先挂在这儿,容蛋总讲完故事再来分析,我们先把时间拨回到上世纪,从改革开放说起。

年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也出去溜达了一圈,访问了缅甸、尼泊尔、朝鲜、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美国。

整个出访收获颇丰,打开了与西方世界接触和合作的大门,更重要的是认识到了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更认识到了加快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

幸好也是经历过长征、从各种险恶环境中拼杀出来的,见识过各种大场面,面对这种令人窒息般的差距依然可以谈笑风生,要是换个年轻点的,搞不好中国会出现个戈尔巴乔夫。

数据显示,年美国GDP总量是我们的11倍,日本是我们的5倍(人均更惨,是我们的40多倍),我们人均GDP也就是美元,世界倒数,当时世界人均GDP是美元。

那时候的落后90后和00后是体会不到的。这么说吧,我小时候的一大乐事就是挖野菜,还捡过地上的杨狗(某种杨树花,像紫红色的稻穗)做成菜吃。

那时候吃野菜跟现在不一样,现在人也开始吃野菜,更多是为了尝鲜。但当时真是没啥可吃的。人没啥可吃的,猪也跟着倒霉,我记得我们家院子里支了口大锅,煮杨叶喂猪。

猪后来因为营养不良,后腿都站不起来了,我跟我爸在池塘边逮青蛙,配药给猪治病。目前看捕猎青蛙是不对的,但当时就是穷,不能看着猪死掉。

虽然已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了,但也仅够糊口,吃的还很差。我上初中已经是90年代了,很多住校的同学带一瓶咸菜,然后能就和一星期,每顿饭吃几根有严格的规划。

我有次跟同学闹翻,就是因为他偷吃了我几根咸菜,打乱了我的计划。到初三的时候条件好很多了,我没时间回家,弟弟中间会送菜到学校。

生活方面落后,生产也很落后。都快到年了,我们三家共用一头骡子种田,打场、拉货、拉磨、充当交通工具。

骡子也很无奈,经常哀叹自己命不好,自己一个骡要干三家的活。所以动不动就私奔抗议,我记得我爷爷经常发动群众帮忙找骡子。而现在老家农村家家户户基本都有小汽车了。

所以有人喜欢怀旧,那是因为记忆的筛选功能,把美好留了下来,比如纯真的感情、童年的快乐、自己青梅竹马的小女生。

但怀旧的同时,却把饥饿、贫穷、落后等不美好选择性遗忘了。所以,我才不愿意回去啃咸菜,就算是有小女生陪着,问题是小女生她也不愿意啃啊。

总之,他们决定走改革开放之路,是相当伟大的,尤其是在当时极度困难的情况下,要知道年外汇总共才1.68亿美元。

要想更快的发展,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前提下,最迅速最大程度地引进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那么就需要大量外汇,因为你用人民币到国际上采购东西,人家根本不认可,在人家眼中跟废纸一样。

因此必须要有外汇,也就是中国必须向世界提供商品换取美元,当时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并不多,所以整个国家都勒紧了裤腰带,把最好的产品销往国外。

所以当时的副中堂姚依林说:内销必须服从外销,宁可自己节约一点、少用一点儿,也必须保证优先完成出口任务。比如对虾,除了外事和旅游需要,其他都应当用于出口。

也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能出口的东西一般都被认为是质量过硬的一种标签,很多商家都打着出口转内销的招牌,或者说这是外贸版的。

但是我们把最好的东西拿了出来,结果西方世界却并不领情,在年,我们的纺织品竟然遭遇了第一次反倾销调查。

从此我们才认识到,与西方世界做贸易,有很多复杂的规则,不熟悉这些规则,我们可能会成为冤大头,给他们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不但没挣到钱,反倒可能会换来一张罚单。

所以我们开始认真考虑复关的问题,也就是恢复我们在关贸总协定中创始国的地位和身份(WTO的前身)。年,国民政府代表中国签订了这个协议,是创始会员。

但新中国成立后,蒋介石怕大陆继承这个地位,所以又代表中国退出了这个组织。在我们恢复联合国地位的时候,本来有机会复关,但是因主观认识不足和客观条件限制放弃了。

年中国获得观察员身份,我们也开始考察关贸总协定中匈牙利、南斯拉夫等社会主义成员运作的情况。

结果对比观察,得出结论复关利大于弊:第一,一百多个会员国会向我们敞开市场的大门;第二,我们向发达国家出口制成品享有比最惠国更优惠的待遇;第三,有利于解决贸易争端;第四,复关后可以参与规则制定,贸易发言权大增,地位更加主动。

而且这时候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竟然也厚着脸皮,在年开始写申请加入资本主义剥削贸易的关贸总协定了,我们更迟疑不得,因为成员越多,谈判难度越大,每个国家都有否决权。

所以年亲自批示,加快申请步伐,几个月后正式提交了申请。中美关系尚在蜜月中,谈判还比较顺利。

当时社会主义波兰的入关谈判也给我们很大启发,看波兰答应了西方那么多的配额,触目惊心,我们还替波兰捏把汗。

我们的代表小心翼翼地问:那么多进口配额,你们做得到吗,不怕国内受到冲击吗?他们的回答让我们恍然大悟:管那么多干嘛?先进去再说,做得到做不到到时候再说。

后来第一个李中堂也对我们的谈判代表说:我们入世,就像孙悟空进入铁扇公主的肚子里,进去了以后就可以大闹天宫了,不进去你永远不行。

可以看出,我们跟很多国家的思路一样,都是先进去再说,遇到新问题再解决新问题。

但是谈判过程却随着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的变化,出现了一波三折。年的事件加上苏东剧变,中间还夹杂着银河号事件、台X危机、大使馆被炸等敏感事件,谈判经常被中断。

相反,美欧谈判的价码也水涨船高,漫天要价,他们希望借助入世谈判,推动中国改革,进而和平演变,彻底消灭共产主义,把中国纳入到他们控制的世界体系中去。

比如以前公有制不是问题,南斯拉夫和匈牙利都加入了,现在却成了门槛。中国明明是发展中国家,很多条款却要把我们当做发达国家。

所以中美入世谈判非常艰苦,双方都发生过敲桌子砸板凳的事情,而且一谈就是15年,光代表团团长都换了四任,用朱中堂的话说,黑发人谈成了白发人。

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战忽局,巧妙地配合了谈判。在年11月,中美谈判双方鏖战了六天六夜,双方都有让步,但都不肯再让,谈判一度陷入僵局。

这时候战忽局的同志奔走疾呼,说中方代表割地赔款,被骂成了李鸿章,让美国感觉到我们的确让步很大。

而且最后朱中堂亲自出马,拍板了第十五条议定书,但是要求美国不要在文化市场开放和化肥专营问题上揪着不放了。

而中堂同意第十五条,也是希望借着这一条款倒逼中国企业战胜内斗打价格战、低价倾销的顽疾。

这第十五条规定,留给了美国一个口子,就是当他怀疑中国低价倾销的时候,可以采用第三国生产成本来作为基准,判断中国商品是否存在倾销行为,并以此作为征收反倾销税的标准。

比如我们对美国销售某种产品的价格是美元,但是美国比照澳大利亚的生产成本是美元,美国就认为倾销幅度是%,可能征收%的反倾销关税。

当然有时候也怪有些企业,有些企业故意低开发票,自行车出口1美元一辆,结果被美国反倾销调查了,被征收了0%的关税。应诉时被问的哑口无言。

第十五条规定这一做法有效期15年,也就是到年12月11日废止。我们的理解是,这种做法到此就停止了,中国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国家地位。

说实话这个第十五条就如同一个开罚单的特权,可以让人上瘾。所以中国成了被反倾销调查的重灾区,占所有案件的25%,其中三分之二都是我们败诉。

如果这个特权没了,中国企业遭遇到的反倾销调查就会大大降低,胜诉率也会大大提升。因为比价的时候,要按照我们国内的成本了。

正因为是利益特权,如同一把剪中国羊毛的剪刀,所也换个傻子也不肯轻易放弃啊,所以,年的时候票反对给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支持的仅有29票。

但这个结果让德国很尴尬,因为德国明确表态支持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但德国有99票,也就是中国至少应该有99票支持。

但投票结果出卖了德国,因为支持票仅仅有29票,这只能说明德国口是心非,说支持中国只是哄中国开心,换取利益,真匿名投票的时候,还是投了反对票。

这架势就好比大家一起游泳,德国说自己没裸泳,然而话音没落,水突然猛地退潮了,然后就尴尬了。

我想起了小时候参加班长选举,投票过后,我对好友说,我投的你。好友对我说,他也投的我。结果开票后尴尬了,我只得了一票。但我没法感谢他,因为我自己也投了自己一票……

在年底,奥巴马也公开表态,不支持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日本本来就是美国的走狗,不出意料也追随美欧否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同样还有印度。

所以,这件事情可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争取归争取,本来就不能抱太大希望,况且早在特朗普东亚之行前就谈判破裂了。不抱希望,自然就不必失望,这就是对第一种心态的分析。

那为什么是美日欧印这几个国家呢?因为中国的入世,对这几个国家造成了摧枯拉朽般的冲击,也正因为如此,中国被誉为发达国家粉碎机。

杀猪猪尚且会嗷嗷叫几声,别说发达国家了,在被粉碎之前肯定想尽一切办法,负隅顽抗、垂死挣扎。

前边说过,美国之所以同意中国进入WTO,第一是希望通过中国的改革,粉碎掉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基础(公有制),进而推倒中国的上层建筑,中国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印度了。

但是他们没想到,国有企业不但没有大面积死亡,反倒通过改革,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不但活了过来,还呈现了一片生机。

更令人恐怖的是小白兔的野蛮生长,对此美帝明显出现了战略误判。美国预估中国在年会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占全球经济的8%。

结果中国提前了10年,仅仅在入世9年后,就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害的奥巴马紧急启动了重返亚太,甚至不想玩了,想搞排除中国的小圈子——TPP。

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在短短的几年内,占领了全世界的货架,对传统的制造业大户造成了极大冲击,比如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家电和电子产品行业,逐渐销声匿迹了。

中国被誉为发达国家粉碎机,只要中国攻克的技术,无论什么产品都能做到白菜价,造福人类。因此美国和欧洲的制造业企业,也都大面积关门,产业出现空心化,中产阶级日渐萎缩。

而同为新兴经济体的印度,跟中国之间是同质化竞争,也想从中国接盘成为世界工厂,所以必然借机不想承认中国市场经济。

另外,再结合美国在日本提到的印太战略,加上日益频繁的美日印联合演习,美日印在经济上也必然立场趋于一致,根本原因还是不同程度的反华立场。

因此可以看出,复兴之路上各种反华势力肯定会兴风作浪的,形势不容乐观,但也不用悲观,因为现在的形势跟过去我们经历过的大风大浪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最搞不懂的,有人趁机说风凉话,屁股坐歪,突然自嗨,反讽我们不是市场经济。欧美的标准是这样的:私有经济占主导地位,货币完全自由兑换,全领域无差别对外资开放等等。

当初俄罗斯听信了美国的说法,在美国的指导下进行了私有化改革,也就是休克疗法,结果苏联60多年积累的财富,一夜之间灰飞烟灭,成为国际资本和国内寡头的肥肉。

货币自由兑换,蛋总以前写过,看看韩国的银行业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是如何被抄底就知道有多危险了,韩国十大银行中,已经都被外资控股了,已经没有韩国人自己的银行了。参看这一篇:萨德没有翻篇,好戏刚刚开始,因为我们的目标是……(长文慎入)

再说全领域无差别准许外资进入,美国自己也做不到。比如我们华为和中兴,在美国的发展举步维艰,各种收购兼并,总会被美国否决掉,甚至中国收购德国公司,美国都要干涉。

在对待外资上,日本可以说是阻挠外资的鼻祖,警惕外资是日本的国策。只有蠢萌的巴西,全面开放,结果市场被列强瓜分,国内企业成功被国际资本围剿。

另外还有价格调控,比如水价、电价、天然气、火车票,如果完全交给市场,不知道要飞到哪儿去。相反,粮食价格虽然已经跌的很惨了,但是如果没有保护,估计还会更低。

还有贸易补贴问题,美国和欧盟玩得炉火纯青,欧盟向北非倾销农产品,导致当地农民大量破产,美国的农业补贴,比非洲某些国家的GDP还多。

有人拿契约精神说事儿,说实话,美国撕毁的国际公约加起来,可能比美帝脸皮都厚了,撕毁反导条约、撕毁巴黎协定书、撕毁北美自贸协定,最近好像又退出了移民公约什么的。

总之,这依然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美国最强,所以对自己有利的规则,他要求别人遵守,对自己不利的,他就不理不睬,这就是美国的逻辑。

如果有人因此笑话自己的国家,肯定是屁股坐歪,非蠢即坏。

面对这种情况,蛋总给出一些建议。

第一,我们肯定要进行反制,合理利用WTO规则,向WTO进行投诉,要求美日欧印等国给予我们市场经济地位。我们也可以通过利益集团的游说,来给美国的决策层施压。

我们也可以利用合理的规则进行反制。比如波音的飞机订单,我们是不是遇到了不可抗力了;大豆进口的时候,海关是不是要逐一开箱检查有没有农药残留了;美国的牛肉,是不是可以怀疑有疯牛病病毒了;美国的高通和苹果到底有没有涉嫌垄断呢?对付流氓必须比流氓还要流氓,好像谁不会耍是的。

第二,我们要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掌握高精尖技术,往产业链的顶端爬。手里掌握的核心技术越多,我们在贸易中越有话语权,越能掌握贸易规则。

第三,另起炉灶,也就是坚定推进带路倡议,以及升级版的带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掌握规则的制定权。

必须认识到,WTO毕竟是在欧美控制之下的,我们是后来者,很多规则对我们是不利的。因此,我们在WTO规则范围内明修栈道的同时,还要暗渡陈仓,提前预防美日欧印从经济上的围堵。

总之,面对中外经济战,我们不用怕,更不可能用利益换取一时的苟且。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无论到何种境地,我们会坚定地站在祖国一边,而不是冷嘲热讽和无端的谩骂。

很高兴,经过的40年改革开放,我们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令发达国家忌惮的发达国家粉碎机。

很庆幸,我们国家顶住了压力,保住了独立自主的地位,没有沦为一个只能输出廉价劳动力的国家,没有让人民沦为华尔街资本的奴隶,更让国际共运重现曙光。

让我们手牵手、肩并肩,齐声呐喊,为我们的祖国——发达国家粉碎机打call!

淡定明志

为我们的发达国家粉碎机打call!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斑医院哪家好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疗效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ushirangr.com/gjqh/1807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