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9/12 19:22:15 点击数: 次
我喜欢养花,二十多年来,一直想种点既养眼,又可闻香的花草。先后在家里的阳台上种过栀子花、茉莉花、牡丹花、蝴蝶兰、大花卉兰……最终,那些好看、很香的花草竟是尸骨不存,只留下一些剩点干土的花盆。不过也并非一无所获,反而是一棵当时还很小的巴西木很顽强地还在长着。中间因为快长到屋顶,有两年我还专门从根部砍断,把上边重新栽下,原以为迟早会移死的,没想到又快长到房顶了。快长到屋顶的巴西木差不多种了二十年了,难得的是这棵巴西木中间竟开过两次花,一次是小孩小升初之前,小孩当时报了市里的三所民办初中,虽然过程有点让人心惊肉跳,但小孩还是三所学校都考上了,并从中选了一所自己喜欢的学校。我想这大概是巧合吧。巴西木的花蕾巴西木的花巴西木的花(二)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过了近三年,小孩又该考高中了,这棵巴西木又开花了,我想起三年前的事,心想但愿不是巧合,难免有一些更高的期待。当时是先出分数后报志愿,分数出来后,我们很矛盾,按往年的情况,这个分数肯定能上乙高中,但小孩更想上甲高中,而甲高中往年的录取分数一般比乙高中高3至4分。记得考前一次家长会班主任老师给我们讲过,别给孩子太大压力,但分数确实重要,多一分就意味着上百个孩子在你小孩的后边了。从老师的表情上我也看到了老师的无奈。接着就是考家长了,我那段时间参加两个学校的招生推介会,从往年的情况看,由于甲、乙两个学校是竞争对手,一般甲学校落榜的考生乙学校是不会招的。为了保险,我又参加了录取分稍低一点的丙学校的招生推介会。我还多方面了解了当年老师学生反映的考试难度情况,据了解老师和学生普遍认为考得比上年好,这下更没戏了。不过我还是尽力做了尽父母责任的事,拿着小孩的成绩单,专门到甲学校招生咨询窗口咨询这成绩能否被录取,咨询老师很认真看到一会,回答应该考不上。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潜移默化地做小孩的思想工作,诸如上乙学校的几大好处等等,可是没想到无论怎样,小孩都油盐不进,就是想报甲学校。为这事我又专门在志愿填报指导家长会后与小孩的班主任进行交流,老师的一句话让我现在都还很清楚地记得:从分数上看报甲学校风险是大了点,但从你孩子的情况看,比较适合甲学校,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个性都很强,既然他想飞得更高,我觉得还是应该尊重他的意见更好,不过要将风险和后果告诉他,让他自己选择。后来的结果大家猜也猜得到,小孩如愿考上了甲学校,而且竟然比最低录取分高了1分,后来了解到那一年中考,其实有两科普遍考得不太好,有一些同学最后没敢报甲学校。我想这事和巴西木开花也是巧合。如果文章到这里就结束,难免还是有点美中不足,所以接下来又属于唠叨了。一个朋友曾经告诉我,养孩子是最有成就感的事,特别是小时候,每一分耕耘都能立竿见影地看到成就。我想可能他没有将话全说完,除了他说的外,我想补充的是养孩子也是一件最考验一个人的心理承受力的事。这个三年过得有点慢了,小孩又该参加高考了,巴西木没开花,我难免有点忐忑不安,我真希望再来次巧合,可是如果巴西木真开花了,那就不是巧合,而是预兆了。高考季是一个让有孩子参加高考的家长的修炼季,应该说小孩的高考成绩似乎比平时还略好一小点,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按成绩高低先后过的,我们和小孩难免都有些遗憾,但终归一切都翻页了。只是后来又有很多的故事,以后再慢慢说吧,毕竟和主题又离得远了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三个重要时点有时我经常想,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父母,也是世界上最重视孩子教育的父母,所以教育的公平是最基础的公平,“唯分数论”有它的很大缺陷,但如果失去了硬性的标准,那么秩序可能就乱了,不知人生中的一座座独木桥怎么过。孩子长大后越成气,父母越依靠不了,只有那些在大家眼中不太成气的孩子在父母即将或已经老去时还能守在父母身边,但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很成气,这是真的无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jiushirangr.com/dxdm/283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