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西 >> 地形地貌 >> 成为巴西巴西三城现代建筑
不仅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而且拥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在这里可以充分享受自然风景和城市带来的一切。这里的建筑精致而轻巧,有一批杰出的建筑师被称为里约学派(卡里奥卡学派)。
圣保罗
高密度导致圣保罗城市中一直缺乏巴西这个国家最不缺乏的绿色,作为补偿,这个城市拥有最好的城市公共空间,而且是在建筑内部。这一切要归功于一批圣保罗建筑师,他们也被称为圣保罗学派(保利斯塔学派)。
巴西利亚
巴西现在的首都。巴西利亚的城市是现代主义的一种极致形态,一个20世纪现代主义的乌托邦,仅仅只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在这里的一切都是现代的。在一般的城市里,你可以停止思考,只是享受这个城市的生活,但在巴西利亚,你无法不思考,一方面是这个城市所给你的震撼,另一方面这里真的没有可以享受的生活,除了视觉和思想。
同济大学出版社策划推出“海外游·建筑学人笔记”系列的第一本新书:《成为巴西:巴西三城现代建筑》,带你穿梭于巴西的城市、建筑与人的故事。
这是一本“三城记”,将建筑艺术的专业书写和巴西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影响建筑设计的思想体现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文字解说生动,图片图纸丰富,将遥远的巴西现代建筑带到我们生活中。
裴钊著
ISBN:-7---3
同济大学出版社
本书作者不仅在学术上是国内研究拉美现代建筑的首屈一指的学者,而且多次担任拉美建筑实地旅游的学术领队,故而能在书中以亲身导览的方式进行叙述,将里约、圣保罗和巴西利亚三个城市中各具特色的历史、城区、建筑与学派娓娓道来。在最后的延伸阅读中,以杂记的方式展现了巴西早期现代主义时期文学、建筑、音乐和诗歌领域中突出人物复杂丰富的样貌,指出巴西现代建筑最主要的成因不是欧洲现代主义的输入,而是将外来文化消化之后,与本地文化的整合这一重要的观点。
巴西现代建筑之成因今天仍对中国建筑师和研究者有启发和参考意义,巴西及拉美与中国迥异的文化也越来越吸引中国的旅游爱好者,本书可作为建筑文化和旅游爱好者的有益读物。
#内文试读#
里约热内卢
从巴西教育部与公共卫生部大楼向海边方向走,通过一个流线型单跨人行天桥,就进入了弗拉门古公园。人行天桥正对面的建筑就是现代艺术博物馆(MAM),由阿方索·爱德华多·里迪设计。
里迪是巴西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师。其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是巴西人,年,他进入里约的国家美术学院学习建筑设计,年毕业后,科斯塔让他为格雷戈里·瓦尔查维奇克助教,瓦尔查维奇克是一位俄裔巴西建筑师,是20世纪20年代在圣保罗最早倡导现代主义建筑的两位建筑师之一。他曾在一家法国规划公司就职,这段经历使他对于城市和公共问题非常敏感,后来加入教育与公共卫生部大楼项目团队,并在其中负责直接与柯布西耶对接;当项目完成后,他又进入里约政府的城市公共部门工作。这些工作经历使他坚持在公共建筑中探索经济性和效率性问题,而不是像尼迈耶追逐活跃的形式。
这个项目基地就是柯布西耶当年选择安放教育与公共卫生部大楼的位置,是柯布期望自己的设计成为里约城市地标的基地。由此可见,这个基地对于城市和海湾的重要性,里迪的设计出发点就是如何处理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里迪的设计草图
建筑分为三个有独立出入口的体块:展览部分、学校和剧院。展览部分是被两组钢筋混凝土V形柱抬离地面的方盒子,这使得从老城望向海湾的视线得以通达无阻。两组V形柱,向内一侧支撑着二层地板层,向外的一侧延伸到三层与对面对称的外侧柱共同支撑一个大跨梁,三层屋面则悬挂在这道大跨梁之上,二层成为一个无柱和完全自由的空间。最终,开敞而通透的设计使得建筑与室外景观、海湾、山峰融合为一体。室外景观由罗伯托·布雷·马克思完成设计。
▲现代艺术博物馆一楼螺旋楼梯
里迪的这个设计在巴西现代主义建筑史中有着非常独特的地位,他被认为是里约学派和圣保罗学派之间重要的联结人物。这种外框架建筑类型启发了圣保罗的建筑师,为巴西后来的建筑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确立下来圣保罗学派的一些基本原则:自由地面层、慷慨的内部公共空间以及外框架结构。
▲现代艺术博物馆鸟瞰
除了现代艺术博物馆之外,里迪还设计过一个重要的社会住宅项目,也就是佩德雷古柳社会住宅(PedregulhoComplex,—)。在5公顷的用地里,布置了社会住宅、学校、体育馆、商业和其他公共设施。
在这组综合体中,最主要的体块是一个沿着佩德雷古柳山蜿蜒地形的曲线长条住宅楼,整个住宅楼由柱子架空,在三层还有一个架空层,居民可以从山体较高一侧的街道通过两个步行桥进入三层。这个建筑是早期拉美社会住宅设计精品之一,然而,建筑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这个社区建成后不久就被变成了贫民窟。拍摄于年的巴西电影《中央车站》就在这个建筑中取景,展现了巴西底层人物的困窘生活。
▲佩德雷古柳社会住宅轴测图
圣保罗
在圣保罗大剧院的后方街区,紧凑排列着一些旧的三四层建筑,有一个混凝土体块从这些老建筑立面中挤出,建筑主体像一个八爪鱼一样在街区间伸展开来。艺术广场项目(Pra?adasArtes,—)由“巴西建筑”事务所(BrasilArquitetura)设计,这家设计事务的几位主创建筑师曾经在丽娜·博·巴尔迪的指导下工作过,本地人戏称他们是“丽娜的男孩”。
艺术广场项目是圣保罗政府老城复兴项目,主要功能是为市民提供音乐、舞蹈和艺术相关的活动场所,希望用艺术激活这片区域。街区内有一个废弃老音乐厅建筑,围绕这个历史建筑,政府逐渐征收周边地块进行改造,因此项目必须在不理想的基地条件、狭小的可使用空间和断断续续的工期中进行。
▲艺术广场西北入口
▲艺术广场北侧入口
在这个项目中,建筑师采用了圣保罗学派最常用的设计手法,尽可能地将建筑底层架空,完全贡献给城市作为公共空间,将原先封闭拥挤的街区从三个方向打开,形成一个不规则的街区内部广场;建筑材料上,使用圣保罗学派常用的暴露混凝土,但是彩色混凝土来区分不同功能的建筑;建筑的开窗形式则自由多变,形成律动的节奏感,隐喻了建筑的音乐和表演艺术。
这栋在历史街区夹缝中腾空盘绕的建筑将基地的限制条件转化为独特的建筑形式,将城市地貌、地方历史和大众生活整合在一起,创造出了新的城市公共空间,是近年来拉美不可多得的优秀城市更新项目。
▲艺术广场庭院
艺术广场北面“5月24日街”(R.24deMaio)的街角,是达·洛查与MMBB建筑师事务所的玛尔塔·莫雷拉和米尔顿·布拉加合作完成的一个改造项目,被称为5月24日街SESC中心(SESC24deMaio,—),项目的业主是一家被称为SESC的社会服务商会。这个组织于年创立,是一家非营利私营机构,依靠商界捐款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ushirangr.com/dxdm/24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