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西 >> 地形地貌 >> 贾卫列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的自我之战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的自我之战
气候变化是地球表层上的自然问题,随各种因素的变动而发生变化,人类诞生之后至工业革命前,人类的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类活动的方式,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了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森林砍伐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化石燃料消费的快速增加,使海洋和陆地生物圈不能完全吸收多排放的二氧化碳。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早在10多年前,科学家的研究就表明二氧化碳浓度已经超过了人类安全利用“地球极限”的13.4%。《自然》杂志年发表的研究指出,地球上的15个气候临界点已经被激活9个了,北极海冰面积减少、格陵兰冰盖消融加速、南极西部冰原消融加速、南极北部冰原消融加速、永久冻土层开始融化、亚马孙雨林持续干旱、高纬度森林正在消失、珊瑚礁大量死亡、大西洋温盐环流减弱。世界气象组织刚发布的《年全球气候状况》显示,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3个年份之一,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的水平约高1.2℃,自年以来的6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1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数据显示,年和年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浓度持续上升,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仍在继续上升。
气候变化会成为人类的大敌,在某种程度上将胜过恐怖主义的威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就成为一个全人类要面对的政治问题,在可预见的将来会一直伴随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无一个国家能置身事外。从本质上说,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与自己的战争,当前以“气候战争”、“生物安全战争”为代表的新型世界大战已经拉开帷幕,人类必须全力以赴,赢得建设地球命运共同体的生死之战。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国际环境公约,它是人类控制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一个新起点,虽然中间经历了许多艰难的曲折,《京都议定书》、“巴厘路线图”、《巴黎协定》等的达成,为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规定了具体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尽管目前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尚有不同看法,但气候变化超出气候问题的范围而成为全球性的政治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更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气候变化的问题从环境领域一直延伸到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社会领域,维系着人类的兴衰和各国的发展前景。当前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在众多议题上分歧严重,各个领域竞争激烈,但在应对气候危机以及相关问题上态度一致,年4月在上海发表的中美两国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就强调了双方在气候变化领域的领导力与合作的重要性,要与其他各方一道加强《巴黎协定》的实施,共同为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的成功作出努力。中美两国均制定碳中和/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长期战略,支持发展中国家向绿色、低碳和可再生能源转,执行逐步削减氢氟碳化物生产和消费的措施。同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ushirangr.com/dxdm/23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