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2/23 13:16:33 点击数: 次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抗白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6359028.html作者:张云(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所长)发展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人类社会的阶段性、区域性差别及约定俗成的相关分类都在不同程度地“定义”发展问题,以“发展”为中心的国家分类一直是国际社会的惯例,欠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全球南方”国家等就是用于表述发展阶段相对滞后的一类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产生与演进。随着西方世界16世纪以来的殖民扩张,在全球范围逐渐形成了一种“中心—半中心—边缘”的依附关系,工业革命使欧美殖民宗主国最早成为“发达”国家,一战和二战之后,通过“去殖民地化”获得独立的国家自然成为“待发展”的国家。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以及随后的美苏冷战引发了国际发展援助的问题,其目的主要是帮助落后的国家能够“发展”起来。这种发展援助起初是针对战后重建需要援助的国家,冷战使这种发展援助的主要目标变成在“待发展”的国家建立符合其意识形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然而,为摆脱美苏的影响,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倡导“不结盟运动”,并通过“七十七国集团”(G77)推动相互合作,由于相关国家大多处于南半球或者北半球的南部,这种合作也被称为“南南合作”,这也成为全球南方国家概念的由来。冷战时代的发展主题有浓厚的意识形态印记,“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得到真正发展。冷战结束以来,发展中国家则走上各自独立的发展道路。部分发展中国家借助20世纪末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经济腾飞。中国、印度和巴西作为发展中国家中的新兴大国开始崛起,土耳其、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亚等中等强国也先后兴起,新加坡、卡塔尔等国家强势发展,总体上改变了“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的国际形象,也改变了世界政治与经济力量的对比,冲淡了原来“发达国家”(如G7)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冷战时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指标悬殊的差距也逐渐不复存在。就实际发展水平而言,原来部分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中已经超过平均水平,甚至超过部分发达国家。然而,根据联合国的既有标准,发展中国家仍是个,包括整个中美洲和南美洲、整个非洲和几乎所有亚洲国家及众多其他岛国,这与今天地球上不同国家的实际发展现状是不相符的。因此,用“发展中国家”的概念指代原本落后和贫穷的非发达国家,越来越不合时宜。“发展中国家”的概念也饱受学界质疑。全球南方国家的兴起。正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这种分类在国际组织官方文件中渐趋淡化之时,全球南方国家的概念却逐渐流行起来。特别是俄乌冲突以来,“全球北方”国家搅动世界政治版图的历史图景再现,给世界和平蒙上阴影,而全球南方国家叙事则带来了国际关系新的变化,赋予了国际政治新的气象。首先,全球南方国家逐渐成为一个立场中立的国家组群的代名词。20世纪末的经济全球化使部分后发国家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到了20世纪30年代,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分量越来越重,那种按冷战意识形态的东西划分、依发展程度的落后与发达之分已成为过去,世界政治版图需要通过新的视角来理解。全球南方国家作为一种非西方视角,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上相对中性,词汇里既有原北方发达工业国家引领的全球化元素,也在地域上涵盖了相对落后的原亚非拉国家。全球南方国家作为一个新的国际关系术语,既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全球化元素的体现,也展示了一种全球命运与共的“南方”关怀。其次,国际政治权力博弈有全球南方国家转向的趋势。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也逐渐被看作一个整体性的力量。进入年,这一术语得到更广泛的使用。美国《外交事务》杂志关于全球南方的文章明显增多,美国智库也对全球南方国家尤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jiushirangr.com/zrzy/2872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