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

年四川省凉山州八年级地理学业水平

发布时间:2021/7/23 13:26:46   点击数:
年四川省凉山州八年级地理学业水平统一考试试卷

满分:00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共9小题,共50分)

.材料: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8°N,02°E)成功发射。根据材料和图(经纬网图)、图2(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4)题。(8分)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图中的(   )(2分)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D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由题目可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28°N,02°E,因此是④地。

(2)图中④地位于①地的______方向(   )(2分)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C

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④地位于①地的东南方向。

(3)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位置及其移动方向是(   )(2分)

A.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

B.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

C.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

A

由图2可知,6月22日前后为夏至,当天为6月23日,地球公转运动处于夏至日和秋分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4)这一天,凉山州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2分)

A.昼夜平分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极昼

B

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因此年6月23日凉山州昼长夜短。

2.在比例尺为: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2分)

A.0千米

B.20千米

C.00千米

D.千米

C

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因此实地距离为×5=厘米=00千米。

3.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2分)

A.地球表面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B.地球表面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C.北极周围是海洋,南极周围是陆地

D.地球表面海洋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C

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全球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集中于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4.下列关于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2分)

A.横跨亚欧两大洲的亚洲国家

B.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C.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

D.南半球的发达国家

B

俄罗斯是地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为主,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俄罗斯资源矿产丰富,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俄罗斯是北半球的发展中国家。

5.下列关于世界人种、人口、语言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2分)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白色人种为主

B.亚马孙平原的人口分布稠密

C.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D.中东居民大多信奉基督教

C

撒哈拉以南非洲以黑种人为主,故A错误;亚马孙平原气候湿热,人口分布稀疏,故B错误;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故C正确;中东地区多为阿拉伯国家,被称为“阿拉伯的世界”,多讲阿拉伯语,主要信奉伊斯兰教,故D错误。故选:C。

6.下列关于国家和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2分)

A.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B.巴西有“咖啡王国”之称

C.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

D.企鹅是北极地区的象征

D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是世界上出口贸易额最多的国家,故A正确;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热带面积广大,盛产热带经济作物,咖啡是产量居世界之首,被誉为“咖啡王国”,故B正确;南极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故C正确;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游禽,是南极洲的代表动物,被称为南极的主人。故D错误,符合题意。

7.读图3,下列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2分)

A.北京市与天津市、河北省和山西省相邻

B.濒临渤海

C.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D.是我国的政治中心

D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缘,北部是燕山山脉,西部是太行山脉余脉西山,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不与山西省相邻。A错误;北京位于内陆地区,不临海。B错误;北京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或西北高、东南低)。C错误;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交通中心、教育中心、科研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等。D正确。

8.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②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③以灌溉农业为主④喀斯特地形分布广泛(2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A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①②正确。青藏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多分布在河谷地区,发展河谷农业,农作物主要有小麦、青稞、大麦、豌豆、马铃薯等,畜种主要有牦牛。因此③错误。石芽、石林、峰林、溶洞等喀斯特地形分布广泛描述的是云贵高原的景观。因此④错误。

9.下列对三江源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2分)

A.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B.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C.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和珠江源区的总称

D.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C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故A正确;三江源地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故B正确;三江源的“三江”是指澜沧江、长江与黄河,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境内,被誉为“中华水塔”,故C不正确;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故D正确。

0.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等9市以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读图4,完成()—(2)题。(4分)

()下列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2分)

A.地处中国大陆东南端,交通发达

B.香港、澳门都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经济支柱都是博彩旅游业

C.香港和澳门分别位于珠江口的东、西两侧

D.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和国际地位

B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经济支柱是对外贸易,澳门的经济支柱是博彩旅游业,故B叙述错误,ACD叙述都是正确的。

(2)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香港最突出的优势是(   )①信息、技术②丰富的劳动力③原料、燃料④资金⑤管理(2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⑤

D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中,“粤”最主要的优势就是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建设用地、丰富的资源,香港的优势是先进的管理技术、优质的金融服务。雄厚的资金等。故选:D。

.下列关于中国基本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国土辽阔、人口众多   ②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区域差异大   ③人均资源丰富   ④发达国家(2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A

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区域差异大。故选:A。

2.读图5(我国四个铁路枢纽示意图),完成()—(2)题(4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分)

A.①铁路线是陇海线

B.②铁路线是成昆线

C.③铁路线是京九线

D.④铁路线是沪杭线

B

读图可得,①是兰新线,②是成昆线,③是京广线,④是京沪线。

(2)②铁路沿线,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2分)

A.寒潮

B.台风

C.干旱

D.滑坡、泥石流

D

成昆线沿线是山区,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故选:D。

3.读图6,完成()—(2)题。(4分)

()图中四地的传统民居最注重通风和防潮的是(   )(2分)

A.甲

B.乙

C.丙

D.丁

D

读图可知,图示四地区中,甲与乙地气候干旱,丙地气候高寒;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雨多雾,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相对最为湿热,传统民居最注重通风和防潮。故选项D符合题意。

(2)关于图中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2分)

A.丙地夏季气温较低

B.甲地和丙地气温年较差都较大

C.年降水量丁地比乙地少

D.四地均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A

青藏高原区是高原高山气候,夏季气温较低,A正确;丙青藏高原是高山高原气候,日较差大但是年较差小;甲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B错误;内蒙古高原属于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少,四川盆地属于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比乙地多,C错误;甲乙位于西北地区,丙位于青藏地区,丁位于南方地区,D错误。

4.机器人、5G通讯和大数据工程等前沿技术,正广泛运用于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促使这些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   )(2分)

A.交通便利

B.资源丰富

C.科技发达

D.劳动力充足

C

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产品更新换代快。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因素有科技水平、环境因素、政策因素等,其中科技因素是主导因素,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众多、技术人员或专家较多的沿海地区或省会城市多成为技术指向性产业的优选地区。

5.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2分)

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西低东高,呈阶梯状分布

C.地形复杂多样

D.山区面积广大

A

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故A正确,符合题意。

6.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2分)

A.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B.土地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耕地后备资源充足

C.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半湿润区、湿润区

D.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B

我国陆地面积约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约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3。因此,“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总量丰富,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耕地少,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故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7.下列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2分)

A.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丰北缺

C.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

D.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兴建水库

D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分布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缓解了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现状;修建水库是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北方地区要大力修建水库,这样可以有效调节径流量,合理利用水资源。

8.下列关于中国疆域、人口和民族的叙述,错误的是(   )(2分)

A.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B.陆地领土面积约为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一位

C.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东多西少

D.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B

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A正确;陆地面积约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B错误;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东多西少,C正确;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D正确。故选:B。

9.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小卡片,有误的是(   )(2分)

A.

B.

C.

D.

C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

二.解答题(共5小题,共50分)

20.读图7(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和图8(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0分)

()图7中乙是______地区,丁是______地区。(2分)

北方;南方北方;南方

如图7所示,甲是西北地区,乙是北方地区,丙是青藏地区,丁是南方地区。

(2)图7中乙地区地形以______和高原为主,图8是______气候,主要分布在图7中______(甲、乙、丙、丁)区域。(3分)

平原;亚热带季风;丁平原;亚热带季风;丁

我国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位于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秦岭-淮河线以南的南方地区,主要是我国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图7中干旱面积最广的是______(甲、乙、丙、丁)区域,具有独特高寒气候的是______(甲、乙、丙、丁)区域。(2分)

甲;丙甲;丙

甲西北地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丙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米以上,地势高,气温低,形成高寒的气候特点。

(4)确定图7中A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造成这种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海陆位置、纬度位置)。(2分)

降水;海陆位置降水;海陆位置

图中甲为北方地区,丙为西北地区,两地区的分界线为mm年等降水量线,因此确定两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造成这种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

(5)下列关于图7中丁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冬季河流结冰   ②以旱地为主   ③年降水量多于毫米   ④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柑橘等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分)

DD

秦岭和淮河一线是毫米等降水量线,②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年降雨量多于毫米,冬季河流不结冰,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柑橘等。

2.读图9,完成下列各题。(0分)

()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______(平原)   ②______(盆地)   ③______(山脉)(3分)

东北平原;四川盆地;秦岭东北平原;四川盆地;秦岭

读图可得,①是东北平原,大兴安岭以东。②是四川盆地,③是秦岭。

(2)黄河在中游流经______高原,该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由于长期的______造成的。(2分)

黄土;水土流失黄土;水土流失

秦岭以北是黄土高原,黄河流经该高原,由于该地区植被缺乏,土壤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含沙量较大。

(3)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上游、中游、下游)河段,⑤是我国最大的______水利枢纽工程。(2分)

上游;三峡上游;三峡

长江水能丰富,素有“水能宝库”之称。长江的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三峡水利枢纽,位于巫山附近。

(4)长江的支流汉江在④______(城市)汇入干流,该城市所在省区的简称是______。(2分)

武汉;鄂武汉;鄂

汉江位于长江的中游河段,④是湖北省的行政中心武汉,该省区的简称是鄂。

(5)长江和黄河共同发源于我国的______省。(分)

青海青海

长江和黄河共同发源于我国的青海省,都发源于青藏高原。

22.读图0(东北三省)和图(长江三角洲地区),完成下列各题。(0分)

()填出图0和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______(省)   ②______(国家)   ③______工业基地④______(城市) ⑤______(海)(5分)

黑龙江省;俄罗斯;辽中南;上海;东海黑龙江省;俄罗斯;辽中南;上海;东海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①是黑龙江省,②是俄罗斯,③是辽中南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河网纵横。这里农耕条件优越,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高,是举世闻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④是上海,⑤是东海。

(2)图0所在地区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______熟的需要。(分)

一一

东北地区属于中温带,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3)从海陆位置看,图0地区和图地区的共同特征是______(深居内陆、临海)。(分)

临海临海

从海陆位置看,图0代表的东北地区和图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共同特征是都临海。

(4)图地区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_____(小麦、水稻)产区;这里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____的地区。(2分)

水稻;高水稻;高

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5)图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位于城市⑥的______和苏州古典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分)

杭州西湖杭州西湖

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其中,苏州古典园林和杭州西湖是世界文化遗产中杰出代表。苏州园林建筑精巧别致,文化内涵丰富,是我国园林艺术的典范。西湖是中国大陆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是中国大陆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和中国唯一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

23.读图2(亚洲略图),完成下列各题。(0分)

()从南、北半球看,亚洲绝大部分位于______半球。(分)

北北

从半球位置看,亚洲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大部分位于南、北半球的北半球。

(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______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分)

纬度纬度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

(3)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④______(大洋)   ⑤______(大洲)   ⑥______(国家)(3分)

太平洋;欧洲;日本太平洋;欧洲;日本

根据大洋的地理位置可判断,④是太平洋;根据大洲的轮廓与地理位置可判断,⑤是欧洲;根据国家的轮廓与地理位置可判断,⑥是日本。

(4)①地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______;②和③地主要是______气候;⑦是______海峡;⑧是______运河。(4分)

石油;热带季风;马六甲;苏伊士石油;热带季风;马六甲;苏伊士

中东地区被称为“油库”,该地最丰富的的自然资源是石油,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②印度半岛和③中南半岛的气候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⑦马六甲海峡被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⑧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缩短了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的航程。

(5)下列有关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B.气候具有复杂多样、海洋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C.河流全部自西向东流D.地势中部低、四周高(分)

AA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A正确,B错误;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C、D错误。

24.读图3(新疆略图)和图4(台湾略图),完成下列各题。(0分)

()图3中①是_____(山脉),该山脉呈_____走向。(2分)

天山;东西天山;东西

天山为东西走向的山脉。

(2)图3中②盆地油气资源丰富,_____工程将这里的天然气通过_____运输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2分)

西气东输;管道西气东输;管道

②是塔里木盆地,其位于天山与昆仑山之间,盆地内油气资源丰富,西气东输工程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东至上海,通过管道运送。

(3)阿呷同学去新疆参加研学旅行,在   )A.欣赏到著名引水工程“坎儿井”B.品尝了哈密瓜和葡萄C.参观了布达拉宫D.在②地见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分)

CC

新疆夏季高温少雨,蒸发旺盛,水贵如油;当地流行使用坎儿井这种最古老的引水工程,避免水分大量蒸发,流量稳定。故A叙述正确。新疆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该地的哈密瓜、葡萄特别甜,故B叙述正确。布达拉宫位于西藏拉萨,故C叙述错误;新疆沙漠广布,去新疆能感受沙漠、戈壁风光,②地见到塔克拉玛干沙漠,故D叙述正确。

(4)下列有关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内部,火山、地震少B.台湾岛西部以山地为主,森林资源丰富C.西隔琼州海峡与福建省相望D.图4中③是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分)

DD

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火山、地震多,故A错误;台湾岛东部以山地为主,森林资源丰富,西部以平原为主,故B错误;台湾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故C错误;图4中③是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北部,位于中国东海,故D正确。

(5)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形成了“进口—加工—_____”型经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以_____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_____贸易一直是台湾的经济命脉。目前,_____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4分)

出口;电子;出口;祖国大陆出口;电子;出口;祖国大陆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省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稳步上升,经济飞速发展。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目前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ushirangr.com/zrzy/2413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