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

俯瞰美地为什么要学习圣经概论

发布时间:2021/7/2 14:38:45   点击数:
北京什么医院湿疹好 http://pf.39.net/bdfyy/jdsb/210412/8839605.html

“摩西从摩押平原登尼波山,上了那与耶利哥相对的毗斯迦山顶。耶和华把基列全地直到但,拿弗他利全地,以法莲、玛拿西的地,犹大全地直到西海,南地和棕树城耶利哥的平原,直到琐珥,都指给他看。”(申34:1-3)

问:为什么要学习圣经概论?

答:建立研经的大局观;把握圣经的系统性;聚焦圣经的中心点。

一、建立研经的大局观

如果你漫步于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立即会领略它无处不在的美。无论是广场、街衢、民居,都是如此赏心悦目。可是你必须从飞机往下鸟瞰,才会领略其全貌:一只振翅待飞的鸟。这时,你才更加了解这个“现代城市规划之典范”的设计师的意图和匠心。

“不识庐山真面目”。因何?“只缘身在此山中”也!

圣经是神赐给我们的迦南美地,那地是流奶与蜜之地。奶与蜜,分别是动物与植物之精华。这是丰盛的象征。

那地有宝贵的出产和矿藏。在这块神所赐予的美地,我们可以挖得很深、掘得很细,一卷一卷、一章一章、一节一节地深入,深到一字,一词。越是这样,越会体会到它的奇妙、美好。还有哪一本书值得历世历代的人们如此地深耕细作?!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只在某些地方深入、流连,是远远不够的。的确,唯有攀尼波山,登毗斯迦山顶,摩西才能将“那地”尽收眼底。对于一个研读圣经的人于细微处的“深入”与从大局“俯瞰”,都是极其重要的。但愿我们都能仰赖圣灵,在圣经里看见一幅清楚而美丽的救恩图景,进入基督那测不透的丰富里面。

俯瞰这应许的美地,你会别有一番领悟!

圣经共有66卷书,章,3万多节,约93万多字。其中包含历史、诗歌、故事、预言、谜语、格言、传记、书信、比喻、辩论、游记、法律、礼仪、戏剧、哲学、地质、神学、文学、音乐、医学、科学、商业、天文、地理、军事、生理、数学、物理、人权、环保、道德律、优生学、心理学、考古学、劳工权益、信息科技等包罗万有的内容。

但是,我们要知道:圣经是一本书,是一个整体。我们需要了解它怎么开始,怎么进行,怎么进到结局里。虽然有很多体裁不一样的经卷,却有一条很清楚的线贯穿在那里,就是把神永远的旨意成就在人的中间,成就在宇宙里。

学习圣经概论,不能代替你个人的通读圣经,但是圣经概论会帮助你鸟瞰圣经。在你精耕细作的之前或同时,一览无余这美地的山山水水。圣经是神永恒计划的完整记录。

学习圣经概论,会帮助我们建立起研究圣经的大局观。从大处、高处着眼,避免拘泥于一时一地、一字一句,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这样,会提升我们,使视野更开阔、格调更高远、胸襟更博大。

二、把握圣经的系统性

马丁·路德说:“解释一节圣经要用全本圣经。”他的意思是:圣经是一个整体;里面的点点滴滴,都连于神永远的旨意。

华尔基(BruceK.Waltke)说:“若没有对整体脉络的理解,就不可能充分理解书卷的个别部分。”

圣经是一本有系统的书。它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循序渐进,浑然一体,和谐一致,一脉相承。所以,解释圣经要有整体的观念。在解释经文时,不仅要注意上下文,更要把这段经文放在整本圣经的背景里。

在《如何读圣经》这本小册子里,作者简单地举例说明圣经的系统性:

圣经的一开头就提到上帝,而它的结尾提到人。

创世记一章一节:“起初神……”。圣经一开始就告诉我们:永生神是最伟大,最先的事实。他创造了许许多多别的事实。圣经的开卷就表明:圣经启示的最高点就是启示者本身。我们踏上读经路途时,我们将与那位自有永有者相遇。因为圣经并不单是出于神的书,而且是关于神的书。

启示录廿二章廿一节:“愿主耶稣的恩惠常与众圣徒同在。”则是提到人。

整本圣经从头到尾都是讲神与人的关系,讲这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

创世纪三、四章记载了神向犯罪的人提出了两个重大问题:“亚当,你在哪里?”“该隐,你的兄弟在哪里?”

这两个问题表明,人与神的关系损坏了,随之而来的是人与人关系的损坏。

在圣经里面,人向神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害怕!”(创3:10)原来,人犯罪后,就与神有了深渊的限定。中国古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只是人一厢情愿的幻想罢了。

在圣经里面,人向神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主耶稣啊!我愿你来。”(启22:20)。那时人不再害怕神,也不想躲避神了;人渴望和喜欢与神同在。

如果我们查考圣经的开始与结尾,还有许多不可思议的变化。例如:创造天地(创1:1)——新天新地(启示21:1);水的聚处为海(创:1:10)——海不再有了(启21:1);称暗为夜(创1:5)——没有黑夜(启21:25);两个大光(创1:16)——不用日月光照(启21:23);吃的那日必死(创2:17)——不再有死亡(启21:4);加增你的苦楚(创3:16-17)——擦去眼泪(启21:4);旧约圣经是以“咒诅”结束(玛4:6),新约圣经是以“恩惠”结束(启22:21)。

为什么产生这不可思议的变化呢?因着主耶稣基督!

人从害怕神到欢迎神,从躲避神到寻求他的面,这是绝大的转变。人从堕落的悲惨情形,进入救赎的荣耀之中,都是神藉着他的爱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藉着他的道成肉身,藉着他在十字架上的受死,藉着他第三天从死里复活,我们就可以享受到这福分。

整本圣经,不论它讲到道成肉身的准备,或讲到基督在世的言行,或讲到圣灵在世界上和教会中的工作,全都离不开神为我们成就的这一个作为。

“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同归于一。”(弗1:10)是宇宙终极的走向。

在赖特(N.T.Wright)的《新约与神的子民》第五章中,他把圣经看作五幕戏剧:创造(第一幕);堕落(第二幕);以色列(第三幕);耶稣(第三幕);教会(第四幕)。

这是环环相扣、精彩纷呈的连续剧,在终极导演的运筹帷幄之下……

三、聚焦圣经的中心点

马丁?路德说:“圣经就是有基督躺卧其中的马槽。”

全部圣经以耶稣基督为中心,以十字架为主题。每一卷圣经的字里行间都有基督的身影。祂是宇宙的中心、历史的中心、教会的中心,也是圣经的中心。整本圣经都是神有关他的儿子,我们救主的信息。圣经的意义全在于主耶稣基督。他就是一切属天启示的起始、本体和目标。

从总分看,圣经分为新约和旧约。旧约写于耶稣降生以前,是瞻仰主耶稣;新约写于耶稣升天以后,是回顾主耶稣。旧约与新约最基本的关系:应许与应验。

克里斯多夫说:“圣经是我们主基督耶稣的肖像。福音书是肖像人物,让人的视线被人物吸引,他对整幅画的构成是绝对必要的。书信是人物的着装和服饰,揭示和刻画人物的本身。因此,我们读经,就象对整幅肖像进行研究。奇迹发生了!人物活了!他从成文的书本里走出来,以马忤斯的故事永远重演着,他自己成为我们圣经的教师。向我们讲解圣经中所有关于他的故事。”

基督是解释圣经的钥匙。如果抽去基督,圣经就像被抽去了灵魂,剩下的就是一盘散沙。

“基督是一切”:圣经荣耀的焦点!

前坎特伯雷大主教唐诺·柯根(DonaldCoggan)曾经讲述这样的一个故事:

“曾经,有一位雕刻家雕刻了我主的一个画像。人们远道而来要看这个雕像——充满能力和温柔的基督。人们环绕着雕像,希望能够领会其荣美,一下子从这个角度观看,一下子从另一个角度观看。然而,他们仍无法领会它的伟大,直到他们来请教那位雕刻家。他每一次都这么回答:“只有一个角度能够让我们真正看见这个雕像。你必须跪下。”

美哉,主耶稣!

出品|麦田福音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ushirangr.com/zrzy/2388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