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尔说:“整个巴西全部生活在贫民窟,穷人生活在物资的贫民窟,富人生活在心灵的贫民窟,后者真正需要特别的温暖和关爱。”
本文转自作者博客,首发于-06-11
巴西贫民窟
1.巴西面对的贫民窟困境
巴西贫民窟一直是犯罪、吸毒、走私的基地和“天堂”,同时又最有可能成为传染病肆虐的源头,这里深刻反映了巴西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疾病。常常见诸报端,巴西贫民窟的黑社会组织袭击警察和政府执法人员,气焰及其嚣张。警方全副武装开着装甲车去贫民窟抓人,其结果往往是“鬼子”进村,根本找不到“八路”的影子,这个巴西现代化过程中的顽疾长期难以革除。那么,其中的原因和状况何在哪?
据巴西政府统计,约多万巴西低收入家庭在多个贫民窟中生活,主要集中在巴西两个大城市: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在城里打工的穷人选择贫民窟安家,主要原因是大城市房价过高,生活费昂贵,他们买不起也住不起商业房屋,所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多快好省地建设起这些非法巢穴,此类现象频繁出现在城市郊区、或者在城中的公共区域。贫民窟的基本社会设施缺乏,煤水电属于奢侈品,下水道就是门前小溪,生活污水直接从门口窗口倒出;赶上雨季,小河弯弯,水城泽国,汪洋一片,这可不是什么浪漫情调的苏杭秀美,也不是威尼斯恋人的碧水秋波,而是正在走向现代化之路的世界著名金砖大国、巴西联邦共和国的贫民窟。
2.新年慰问贫民窟
拉斐尔先生是我们住宅楼的物业保安,他的家庭住在圣保罗郊区的贫民窟。圣诞节后紧接着就是新年,在此时看望贫民窟的朋友们是房东伊莎贝尔和惠子的慈善事业的一部分。
出于好奇,跟随着圣保罗的慈善人士,我也走马观花地窥视一下这神秘而令人不寒而栗的怪异场所,试图体验一下巴西现代化伟大辉煌之下的阴影。于是,伊莎贝尔、惠子和我开车前往拉斐尔的家慰问,随身带上几个20巴币的红包,买些糖果、玩具、啤酒和水果当作礼物。这些巴西产品还算便宜,其中儿童玩具是中国制造,所以总共花上巴币就搞定了。
由圣保罗市中心到郊外,开车辗转约一个小时,看到一片工地一样的棚户区域,坐落在丘陵的小山坡上,而路对面就是圣保罗市富人区的高大现代建筑。对比一路之隔的风景和建筑,以“天堂”与“地狱”来形容最为恰当吧,这就是我来此的最初感受。
“快到拉斐尔家了。”伊莎贝尔嘀咕着。
环顾四周,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城中村,或者叫做棚户区。没有规划的凌乱建筑、杂论无章的电线杆;房子多是由铁皮和木架搭成的临时工棚;鳞次栉比的电视的天线暴露在外,不难想象,在贫民窟能看看电视足球赛转播或许是他们最大的娱乐。
按照预定时间,我们在接头地点的路边停车,等待拉斐尔来接我们。如果我们冒然闯入贫民窟,没有熟人带领,随时可能遭到黑社会的开枪射击,因为他们可能误以为我们是警察卧底。
几分钟后,拉斐尔领着太太,一个巴西典型的身材丰满的黑人妇女,还有三个孩子出来迎接,后面又跟着一大群贫民窟的孩子,他们熙熙攘攘地蹦跳着并叫喊着。见面后,大家拥抱问候,一片热闹场面。走进贫民窟的羊肠小道,左右张望,只见邻居们透过门缝、窗口,探出头在监视我们的到来。不多时,整个贫民窟的几十条狗一起叫了起来,好像有什么重大事情要发生。见到气氛似乎有些吊诡地紧张,拉斐尔安慰我们说,“听说你们来此慰问,我们的左邻右舍一天前都知道了,他们一直监视着外面的动静,一旦发现可疑车辆靠近时,立马跑来向我报告。”听了拉斐尔的安排,感觉享受到了贫民窟如此的高等待遇,一时间还真是有点受不住啊。
我们来到一座简陋的工棚前,70多岁的拉斐尔父母在门口微笑着向我们招手致意,看来这就是拉斐尔的家。大家握手寒暄,我们也不必客套,直接走进屋内看看究竟。环顾四周,我观察到,拉斐尔一家的三间小房屋异常简陋,阴暗没有阳光,厨房和客厅合并在一起,完全没有防寒设备。
“冬天寒冷如何应对?”我脑中不禁浮现出一副冬日贫民窟景象。
惠子解释说,“因为巴西圣保罗地处南纬20度区域,常年温度稳定在22度左右,最冷也不过零上5-6度,所以不必担心寒冷问题。”
伊莎贝尔接着说:“巴西是个风调雨顺的国家,极少听说台风飓风之类的灾害,总体来说,贫民窟的房屋虽然简陋,但也算过得去,不会因巴西的气候产生重大风险。”
拉斐尔夫妇有3个孩子,加上父母全家一共7口人。看到我们带来的礼物,喜出望外,孩子们争抢礼物和玩具。拉斐尔说,他们从来没有买过玩具给孩子们,唯一的玩具就是足球,男孩和女孩一起踢,说不定有一天变身成为世界球星贝利和罗纳尔多。拉斐尔自己也在贫民窟长大,童年的玩具仅仅留在他的梦里。尽管他们生活贫困,他们却丝毫没有失去对生活的热情、言谈中洋溢着开朗、阳光、豁达,并对未来充满希望。几个孩子手拉手围着我们,高声唱起巴西国歌,热情地表示欢迎客人到来。伊莎贝尔抱起他们的小儿子,惠子抱着一个女儿,大家热烈的攀谈起来。
3.贫民窟的猫狗也乐观而坚强
环顾一下家庭的摆设,家具和餐桌是简陋的木头制品,足球和吉他挂在屋子顶。在这样贫困的家里,也照旧摆放着十字架、耶稣像和圣经,端端正正。这些东西凝聚了他们贫民窟的生活、希望、以及信仰。
“这里的人们从事什么行业的工作?”我好奇地问。
拉斐尔说,贫民窟的大多数人在圣保罗城里从事着服务行业,即第三产业,包括看门、保安、超市物流、环卫、家政、酒吧服务、街头流浪等等。“圣保罗市有多万人口,没有我们的工作就要瘫痪了。”
那拉斐尔家中的情况如何呢?
拉斐尔的父母虽然70多岁了,身体还算硬朗,在家可以带孩子和做饭,太太没有正式工作,在超市帮忙收银、卖货、搬运,可谓十项全能。拉斐尔全家的生活十分简朴,可是再简朴,这么热的天气,家里没有冰箱也不行吧?
“我们全家基本不剩饭,也不储备过多的食物。老人和孩子吃饱后,我们带剩饭上班,再有多余的剩饭就是狗和猫的佐餐了。所以,这里的冰箱用处不大,一旦遇到停电,冰箱里的食物将难保质量。我们家里穷,别说买狗粮猫粮,全家的伙食都赶不上城里家庭给猫狗的晚餐。”
“假如有一天不剩下点饭菜,猫狗吃什么?那可怎么办?”
拉斐尔侃侃道来,“我们家的猫狗很聪明,它们发现家里饭不多时,自己悄悄地出去奋斗了。猫狗一起相伴而行,走出贫民窟,穿过公路,到富人区打“游击”,吃饱了就回家睡觉。这条老狗更有心眼,吃饱了后,还要叼回一些食物,埋在地里,第二天扒开和猫一起享用。”
说到这里,猫狗也跑来和全家人一起来凑热闹,伊莎贝尔抱起猫不停地亲吻,狗跟在后面摇着尾巴要吃的。
4.贫民窟的生活诀窍
7口人的全家生活有些拘谨,全家月收入不过巴币,圣保罗生活费用又是巴西最贵,甚至超过北京一倍之多。为了获得额外收入,拉斐尔偶尔也去帮助球场卖足球票,老板奖励他到足球场去服务,因此他也能趁机看看足球比赛;晚上,他也去酒吧打工,为客人弹奏吉他,这些不仅是他的最大爱好和娱乐,也是谋生手段。
“全家7口人靠巴币月收入如何生活?”我疑惑着询问。我心想,我一个人在圣保罗的餐馆用餐,早餐平时在家吃,偶尔享用简单的套餐,一份热狗+咖啡+果汁,最少也要花掉6巴币;午晚餐稍贵,约15巴币,一个月大约花在餐饮上的费用是0巴币。但是在贫民窟的家里,拉斐尔全家7口的月餐费只有0巴币。他们是怎样节俭消费过活的呢?我要解开其中秘密。
节俭的窍门是这样的:拉斐尔的老婆在超市工作,能拿到便宜打折的物品。周一买过期食物和蔬菜水果,价格是标价的三分之一,巴西超市的面包两三天卖不出去就处理,她可以免费拿回家,或者分给街头的流浪汉、猫狗。总之,巴西这个国家从来没有饥荒,不曾听说饿死人的事情。
“那么你们家人怎么过生日呢?”伊莎贝尔问着。
他们全家人每年一起过一个生日,那就是圣诞节去教堂和上帝在一起,还享受平安夜及其圣诞全天的免费餐。此外,每逢周末礼拜也是去教堂吃免费餐,偶尔带回剩饭给猫狗。
拉斐尔老婆补充说,“我常常给富人家庭遛狗,清洗猫狗宿舍,他们的猫狗过生日,花费一般要超过巴币。这可是我们全家的三天生活费用啊。”
拉斐尔夫妇两人上班带饭,从来不上餐馆,每日公交车出行,加上有政府的社会医疗保险、孩子上学也免费,虽然日常生活清苦,但全家人一起生活也感到无比幸福。
5.巴西贫民窟怀念毛主席与格瓦拉的社会主义情节
拉斐尔的父母听说我是中国人,其热情溢于言表,过来打量我并和我聊天。
老拉斐尔握着我的手兴奋地说,“在电视上看到你们中国人现在吃饱饭了,我真是由衷地高兴啊。”
“是的,经过改革开放,我们中国已经进入了温饱社会。”
这时,我想了解巴西贫民窟的老人对中国的认知,便问:“对于中国,你们的印象如何?知道中国哪些事情?”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回答:“我们喜欢大熊猫,还有中国功夫。”
拉斐尔知道中国的长城,还有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拉斐尔太太是个憨厚的黑人后裔,笑着张开大嘴唇说:“中国菜很辣,但是好吃,我在超市里有华人同事,她们带来中国菜和辣椒给巴西人,我们都很喜欢吃。”
拉斐尔父亲说:“我喜欢毛主席,他没有胡须,慈祥可爱。我年轻的时候,曾经读过他的书。可惜,那时候我贫穷,没有机会去中国见他。不过,古巴的共产党领袖卡斯特罗和格瓦拉去北京见到了毛主席,他是全世界被压迫者和贫苦人的上帝啊。”
拉斐尔母亲对中国的印象偏重于感性:“中国人口特别多,长得像日本人,也像巴西土著,勤劳温顺,好象女人曾经裹脚吧?”
面对中国和巴西的认知话题,惠子介绍说,拉斐尔父亲那一代巴西工人曾受到古巴卡斯特罗的社会主义思潮影响。在巴西,阿根廷的理想主义者、拉美人民的精神导师格瓦拉灵魂一直挥之不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的社会主义成就也是巴西工人阶级的榜样。许多贫民窟的人们生活在共产主义理想之中,但是这与巴西的社会现实和全球化浪潮格格不入。现在,他们多数人放弃了纯粹的毛泽东主义和卡斯特罗主义,走上议会道路,比如巴西共产党参加了议会选举;也有人拿起圣经,走进了教堂,祈求上帝的保佑。现在巴西共产党的人数多达30万,而劳工党的人数更多多万,在年的巴西大选中,劳工党获胜,工人出身的卢拉当选巴西总统。贫民窟几乎就是社会主义思想的温床,贫民窟人数越多,巴西共产党和劳工党的力量就越大,他们就会依靠穷人的选票获得政权。
听到卢拉的名字,拉斐尔全家无比自豪,是他们的选票创造了巴西历史上第一位贫苦出身的工人总统。
巴西前总统卢拉
兴高采烈之余,拉斐尔为我们播放了巴西著名乐手小野丽莎的BossaNova爵士乐,他随着音乐弹奏吉他,曲调低沉、充满忧伤,这让我们重新诠释贫民窟,唤醒心灵深处的乡愁。
拉斐尔说:“整个巴西全部生活在贫民窟,穷人生活在物资的贫民窟,富人生活在心灵的贫民窟,后者真正需要特别的温暖和关爱。”
临走,全家在耶稣像与十字架前开始祈祷,感谢上帝保佑。
回家的路上,我不禁思绪万千,逐渐理解了为什么工人卢拉当选了巴西总统。看着生活在巴西底层的人们,才了解到巴西社会一切的根源,了解他们的血性与理想,根植于此的巴西之子在实现一个自由而辉煌的巴西梦。
6.巴西贫民窟也叫“野花村”
贫民窟也被称为“野花村”,贫民窟的葡萄牙文是Favela,意思是“充满生命力的野花”,其寓意恰当无比,与家花不同,野花被人们忽视,散落在荒山野地自由开放,依靠顽强的生命力自己成长。
在我国,路上的野花你不能采;然而,巴西的野花等待你来采。贫民窟的美女期盼着远方的客人把她免费带回家,即使是分秒的安慰,她们也会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感激。
巴西农民工也像野花,他们从偏远的边疆飘落到千万人聚集的大城市寻求梦想。家乡虽然充满绿色森林与蓝天,那是遥远的孤独,但是心灵自由;然而城市喧哗热闹,却要忍受物资的贫困,以及莫名其妙的鄙视眼光。这就是巴西人的内心矛盾,或者是全球化人类的聚散的心理矛盾吧。
家花有主,巴西的野花像似那一群北漂的过客,寻求自由生命的怒放。在地图上,人们找不到贫民窟的地址,FAVELA是他们心中的家,没有街道名称和门牌号码,上帝邮寄的圣诞礼物也找不到他们的家,这要劳驾上帝亲自前来奉献。
然而,这群野花的生命力极其旺盛,狂欢节是上帝赐予他们最好的礼物,那天所有的人会忘记失望与绝望,尽情地欢歌载舞,彻夜不眠地庆祝。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十个月后,一批新的野花就要降生了。
7.贫民窟包装“皇帝新衣”迎接世界杯和奥运
毕竟,解决和改善贫民窟的现实是巴西政府的责任。面对社会不公平的产物:贫民窟,巴西政府费尽脑筋,想过各种办法,但都是车水杯薪,无功而返。政府虽然慷慨援助,但是赶不上贫民窟不断增长的需求。政府给部分贫民窟通了水和电,每月只是象征性地收取10巴币费用,即使贫民不交这些费用,政府也不会断水电。
巴西政府为了迎接年的足球世界杯和年的奥运会,掩盖贫民窟的脏乱差形象,咨询艺术家的创新思想,决定包装贫民窟。回顾年奥运准备,北京曾经打造了艺术中心而世界闻名,这是将废弃工厂经过艺术家的装点改造,升华成为靓丽旅游景观,每日游客络绎不绝。类似于的艺术灵感启发,荷兰艺术家乌尔汗(DreUrhahn)和库哈斯(JeroenKoolhaas)年发起了贫民窟绘画运动(FavelaPainting),将贫民窟的房屋外表和房顶装裱得五彩颜色,贫民窟被点石成金,乌鸡变成金凤凰,一下变成了类似一般的艺术中心,这给巴西贫民窟带来了艺术气息,充满生活情趣,倍感生气盎然,贫民窟演化为举世瞩目的艺术作品。这一艺术慈善行动受到全世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ushirangr.com/rkzz/21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