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西 >> 国家象征 >> 从活化石到摇钱树濒危植物对节白蜡遭盗挖2
“太滑稽了!他们从小镇卖出一棵,再移栽到原处一棵。”京山市一位人大代表说,“本来,盗挖现象刚好一点,现在弄了个特色小镇,大家以为是政府支持的,又开始疯狂盗树了。小镇或许还能争取国家资金。”这个被当地很多人质疑的项目,在年12月,纳入湖北省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作者李游编辑
覃旭本文为腾讯新闻“哈勃计划”稿件,著作权归凤凰星独家所有,授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年11月底,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人大常委会发布一份文件,将当地特有的树种“对节白蜡”确定为市树。消息经媒体公布后,却有人表示担忧地说:“这种树快被偷完了。”
据这位爆料人透露,作为国家濒危植物的对节白蜡,原本生长在湖北京山与钟祥一带的山林中,由于适合做景观树,需求旺盛,招致很多人前去采挖,再由树贩子卖到全国各地,价格从几百元到几百万元不等。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不少京山人参与到买卖野生对节白蜡的生意中,甚至有公务人员。
被移栽、造型过的野生对节白蜡。摄影:李游
对节白蜡,又名湖北白蜡或对节树,由于其属于濒危植物,要想采挖、移栽的话,必需经过林业部门严格审批。虽然湖北省方面几乎早就关闭了合法的挖树渠道,但没能阻挡这门生意的疯狂。当地甚至建了一个特色小镇,移栽了大量待出售的野生对节白蜡。
一名树贩告诉记者,要想将对节白蜡生意干下去,就必须向林业部门交罚款,“否则,就算买了对节白蜡,你也运不出京山市。”
挖完小树挖大树,挖完大树挖古树
孙桥镇是京山下辖的一个镇,距市区12公里。该镇被打造成京山市对节白蜡的核心产区,目前有近百家相关的企业、上万名从业者。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之前,对节白蜡只有一个名字——对节树,原生种群分布于大洪山南麓(京山西北和钟祥东南)。当时,全京山12个镇、个村和3个国有林场均有分布。其中,以国有的虎爪山林场和观音岩林场最为集中。
这种据称能活多年的对节树,在年被专家发现。当时,湖北农学院(现为长江大学农学院)教授苏丕林,在虎爪山林场鲤鱼垱避雨时,看到了这个从未见过的树种,便采集了些枝叶等标本回去研究。
没有修剪,但已被移栽的野生对节白蜡。摄影:李游
后经多个科研部门反复鉴定和审查,确认对节树是木犀科白蜡属的一个新种,在全球范围内,仅存在于京山与钟祥。年,对节树被正式命名为对节白蜡(又称湖北白蜡),后被编入《中国植物志》,业界称之“活化石”。
10年后的年,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武汉植物研究所和国家环保局等部门正式将对节白蜡列为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并载入《中国植物红皮书》。
后来,当地人发现,他们平时用来烧火做饭的对节白蜡树蔸(树干接近根部的部分),因造型奇特,非常适合做盆景。于是人们变废为宝,开始经营起对节白蜡的树蔸盆景生意。
对节白蜡的树蔸。摄影:李游
这个小小的产业越做越大。作为艺术品的对节白蜡盆景,频频亮相各大园艺展会,其商业价值逐步释放出来。
起初,村民们并没盗挖长势良好的对节树,只是上山寻找些树蔸。年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显示,彼时京山境内的野生对节白蜡还有50万亩。
从年左右开始,中国房地产市场热潮来袭,孙桥镇有人发现大一些的对节树,更适合栽到住宅院落间为小区做绿化。随即,野生的对节树开始出现在北京、天津和山东等地区的房地产项目中。
由于对节白蜡病虫害少,适应性极强,根须mm的锯口仍可以发出根须。所以,很快在园林界打开市场。
如此一来,从业者们不再满足于销售树蔸盆景了,有人开始将目光盯准开发商,直径30厘米以上的对节树纷纷被连根挖走,林区留下一个又一个的沟壑与大坑。当地多位人士表示,到年左右,京山对节白蜡开始遭遇大规模盗挖。
“一棵直径30厘米以上的对节树能卖几万元。”有爆料人说,“上山就能赚钱。”短短几年,这种原生在京山的特有珍贵树种,不仅进入全国各地的小区,还作为景观树、风水树,出现在很多城市的路边、酒店门口、公园,以及有钱人家的坟冢边。
已成为景观树的野生对节白蜡。摄影:李游
需要指出,对节白蜡生长周期特别长,一棵直径30厘米的野生树,需要生长四十年左右,基本属于“半非可再生资源”。
到了年左右,对节白蜡价格到达顶峰,一棵大树能卖到几十万。随着价格疯长的是,大树逐步消失后,有人将长了成百上千年的古树也挖走了,一棵古树能卖到上百万。
被盗挖的对节白蜡古树。摄影:李游
野生对节白蜡在经过疯狂的10来年采挖后,数量越来越少。据《湖北日报》报道,那10年间,“当地森林公安每年破获的古树倒卖案件多达近百起。”京山官方数据称,到了年时,山上胸径30厘米以上的大树仅存6万棵左右,被挖走的具体数量无从考证。
互殴、举报、遭人设局,疯狂的挖树故事
作为采挖对节白蜡的资深人士,孙桥镇一名今年50岁的农民刘某表示,都知道这是违法的事情,“大家一看比种地赚钱,所以都这样干,差不多到了全民挖树的地步。”
其实,京山在对节白蜡的人工扦插和繁殖上,早就取得了成功。但考虑到成本、生长速度、赚钱周期等因素,很多人并不愿意搞人工培育,“靠山吃山更直接。”刘某称。
按照他的介绍,在对节白蜡商业发展初期,大家上山挖树比较“和谐”,比如几个朋友一起挖,卖树后就地平均分钱。
随着对节白蜡数量一天天减少,价格不断上涨,“合伙人”之间的矛盾逐渐增多。之后,犹如盗墓一样的盗树团伙产生,挖树人从朋友合伙转向拉着亲属共同参与。
“每天都能看到三五成群的挖树人。”刘某说,政府从年开始重点打击,之后人们将挖树时间改在夜晚,“不管对节树有多大,只要看见就挖走。”
近日,被新挖出的野生对节树。摄影:李游
实际上,这些最底端的挖树人挣不了大钱,直径30厘米以上的树,每棵只能卖到几千元,再小一点的才几百元。所以,对挖树人而言,数量决定着利益。
刚开始,对节树被挖出后,会直接卖给树贩子。慢慢的,有人将挖出的树移栽到自家田地里囤积起来,造成市场上的紧缺,待行情上涨,树贩子们涨价后,再将树木移走出卖。
挖树人有着自己的行话,他们将野生对节白蜡分为“桩”和“树”两个规格,高度在2米以下的叫“桩”,2米以上的称“树”。
刘某举例称:“比如,2米以下、百年以上的叫老桩,新桩则只有几十年。”凡是叫桩的,一般拿去制作大型盆景;能称为树的,多用于园林景观。
直接从山上挖走、未经过二次移栽的,名叫下山桩(树);从山上挖走、经过二次移栽成活的,名为熟桩(树)。所以,树贩子只需对树的规格提要求,挖树人就开始漫山遍野去寻找。
由此造成的后果是,野生对节白蜡越来越少,市场价格也越来越高。
很多时候,几拨人为了抢一棵对节树,会发生互殴。但即便打得头破血流,也会死保对节树。后来,又发生行业团伙之间互相举报的现象。“打到公安局的报警电话,很多都是同行干的。”刘某说。
除了挖树人相互举报,树贩子也参与“设局”。
前几年,孙桥镇上一个很知名的老板,雇了一个村的村民去挖对节白蜡。当他们将挖出来的多棵树准备出货时,监管部门的人员突然出现,涉案树木全部被查扣。
本来,村民们怀疑被其他村的人举报了,直到有人看到,被扣的对节树被送往那个老板自己的基地了,才知道上当了。而另一伙村民,也碰到过类似的事情。由于挖树人都知道自己的行为违法,谁也不敢去要回树木。
据介绍,有资金实力的人,还会承包一片长有对节白蜡的山林,然后雇人挖走。
实际上,这些疯狂的挖树行为,刺痛了很多人的神经。也有人从不同渠道反映过乱象,但收效甚微。年,一个名为“孔祥辉86”的网友发帖感慨道:“作为植物界的活化石,这下场还真是有点可怜。”
被挖出来,没有成活的对节树。摄影:李游
“现在,除重点保护区外,在京山其他山林里,很难找到直径10厘米以上的对节树了。”刘某说,“就连矮桩也不好找,只有偶尔才能寻到略微大一点的。”
记者近日在京山采访时,还能看到有人往市区的苗木市场,运送野生对节树。
卖树卖出特色小镇,投资超2亿
挖树人的上游是树贩子,没有这个群体的支撑,京山对节白蜡很难外流。
而这些树贩子,除了一小部分个人“倒爷”外,大多是正规注册的园林公司或商户,以及在这类公司入股的各色人等。其主要活动区域仍是孙桥镇。
已做了15年树贩子的李某告诉记者,他们收购对节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客户急需的下山树,收来后直接出手;另一种是将日常收购的树,先移栽到苗圃基地里,然后寻找或等待买家。目前,第二种方式较为普遍。
虽然对节白蜡早就能够人工培育了,但由于其生长周期很长,长得特别慢,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京山当地业内人士说,目前市面上直径10厘米以上的树,基本都是野生的。
记者在孙桥镇采访时发现,不管是镇区街道,还是乡下路边,到处都能看到移栽的对节白蜡苗圃,规模从几亩到几百亩都有。他们将对节树移栽过来后,有的会提前造型,更多的则是原生状态。
京山境内,有很多这种移栽的野生对节白蜡苗圃。摄影:李游
在孙桥镇上众多园林公司中,规模最大的一家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ushirangr.com/gjxz/24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