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

原创初二地理会考复习策略附

发布时间:2021/7/23 14:18:41   点击数: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171111/5837445.html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谢绝转载,否则必究!

初二地理会考复习策略

地理结业考试是初二孩子们面临的一次小中考,考试成绩会纳入初三中考总成绩,重要性不言而喻。依据考试范围,初中阶段四本书的内容都会涉及到,尤其是七年级上册和八年级上册是试卷中的重头戏。在短短的三个月中,除了要紧跟老师的课堂复习,系统的梳理知识点以外,自己也要注重薄弱知识环节的积累。开学在即,即将进入紧张而激烈的复习冲刺,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下面是地理会考复习方法的一些建议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在紧跟课堂的基础复习中,要扎实地掌握知识体系,细化落实每个知识点,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巩固,必然要再次回归课本,回归课本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重新认识进而延展知识的深度。

再次回到课本,从正文、插图、活动题、阅读材料等不同方面去仔细领会,研读。试卷中的一切题型知识点都源于课本,课本是考试的依托,在近几年的考试中,几乎每年都有源于课本的题,看似简单的一个活动题稍加变式就会成为一个综合题,在复习的过程中不可轻视。

二、整理、归纳、纠正错题,加强复习的针对性

复习中,要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整理和归纳,成绩一般的孩子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解题时注重严密细心;成绩较好的孩子可以加强习题训练,解题时注重地理思维的逻辑关系。做题时错误不可避免,但要及时纠正,分门别类地把平时练习或模拟考试中做错的题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明确是答题失误,还是思维方法错误,记录在错题本上,定期归类、整理,这个过程是再学习、再认识、再总结、再提高的过程,进而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更加牢固。

在老师讲评试卷时,要注意老师对错题的分析讲解,该题的引入语、解题的切入口、思路突破方法等。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应注重自己解题的细致、思维的严密。读题时逐字逐句认真对待,不因自己看似熟悉的题而错读、漏读,不受惯性思维的影响。对于选择题中几个选项表面看上去都对的题目,要重新回到题干中去抠字眼、找关键字。

三、注重地图的复习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在复习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读图能力的训练,会考试卷中,读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值所占比重大,考题形式灵活多变,知识综合性强,是地理复习中的重中之重。在读图的过程中注重课本基础知识点和考题图形有机的结合,使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材料、图表中的知识融合起来,提取有用的、相关的信息回答问题。具体方法如下:

(一)读图名。

图名是对整个图的中心内容的概括,它是了解地图所表示的区域、位置、范围的重要信息,对我们审题和答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能在答某个题的时候需要的信息并没有出现在题干中,而是隐藏在图上,需要我们认真阅读。

(二)读图例、注释、比例尺。

一般分布图都有图例,图例是阅读地图的一把钥匙,只有阅读图例后再去读图中内容,才会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注释是图表信息的必要补充和延伸,这里面往往隐含着要点,这是不应该被忽视的。比例尺可以精确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和精度。

(三)地图内容的详细阅读。

根据地图所反映的大概内容,联系自己所学的知识,找出图中答题所需的有效信息来解决问题。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它会浓缩地理各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我们掌握地理知识的工具,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建立空间概念,才能沉着冷静应对考试。

会考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的复习也会越来越紧张。“成功来自努力,勤奋创造奇迹”,努力做好复习中的每一个环节,相信我们终会获得成功!

初二地理会考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30分)

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1-2题

1.乙地位于甲地的(   )

A.西南方B.西北方

C.东南方D.东北方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北温带

B.乙地位于西半球

C.丙地位于低纬度

D.丁地每年阳光直射一次

读地球上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3-4题: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经度及A点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①23°26′N和°E②23°26′S和60°E

③昼长夜短④昼短夜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4~5题。

4.正在该区域进行地理野外实习的大学生,准备在图示区域宿营。下列四地中最适宜宿营的是()

A.①B.②C.③D.④

5.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地形类型为盆地

B.②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向

C.①地和②地的相对高度为米

D.若②、③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实际距离为3千米

6.年4月16日00时25分在日本九州岛附近(32.77°N,.78°E)发生6.9级左右地震,据此作出了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发生地点位于南半球和东半球 

B.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C.发生地点位于热带

D.发生地点位于北亚

第30届世界奥运会已于年在伦敦举行,第31届奥运会将于年8月5日至2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下面是里约热内卢和伦敦两城市气象资料统计图,据此完成7﹣8题.

7.与里约热内卢相比,伦敦(   )

A.热量更充足

B.年降水量更大

C.气温年较差更小

D.气候更加宜人

8.届时,我国运动员从北京飞往比赛地点的飞行方向是(   )

A.向西B.向北

C.向东南D.向东北

自古以来,长江就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读长江水系图,完成9-11题。

9.关于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域面积和流程长度、含沙量均居我国首位

B.三峡位于四川、湖北两省交界处

C.葛洲坝水电站位于长江中游,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

D.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联结南北,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运网

10.长江中游支流、湖泊之所以对干流能起到调节作用,其原因主要是(   )

A.支流集中分布在干流南侧

B.主要湖泊在干流两侧均有分布

C.夏季风的影响自北向南逐渐推移

D.南北两侧的支流汛期错开,对长江干流水量起着调节作用

11.关于长江和黄河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有凌汛现象发生

B.水能资源都集中在上、中游河段

C.治理的首要任务都是防洪

D.干流共同流经的省区是青海和四川

下图为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8-9题

12.此图反映的地势特征是()

A.中部高四周低B.西高东低

C.东西高中间低D.东西低中间高

13.关于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B.多条大河的发源地

C.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D.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14.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也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分布区,下列农产品能在此大面积分布的是()

A.棉花、玉米B.春小麦、甜菜

C.水稻、甘蔗D.冬小麦、大豆

15.下列四位同学对家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我家在东北平原,这里热量充足,农作物一年两熟

B.我家在华北平原,这里黑土肥沃,盛产小麦

C.我家在长江中下游平原,这里河湖密布,莲藕是常见的食材

D.我家在黄土高原,这里地形平坦,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二、综合题(共18分)

16.今年“六·一”,小明同学外出旅游,登山到甲处,通过GPS定位确定了自己的经纬度位置(如下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六·一”这天,图中城镇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2)“六·一”这天,测得乙地的气温为20℃,那么山顶的气温是℃。

(3)图示地区位于东、西半球的半球。

(4)A、B两条线,表示山脊的是线。

17.读图17-1、17-2,完成下列各题(8分):

(1)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描写自己的家乡——“高密东北乡”,可知莫言的家乡是图13-1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区(填字母),图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地区(填字母),该地区年降水量少的原因是。

(2)①线是A与B区域的分界线一线,该线划分的主要自然依据是。

(3)B区域的耕地类型以为主。

(4)图17-2的气候条件与图17-1中四大地理区域相符的是。(填字母)

(5)下列是对图13-1中C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A.稻米、河湖、鱼虾B.人参、牡丹、白兰瓜

C.高寒、牦牛、青稞D.干旱、大漠、哈密瓜

18.读经纬网图和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6分)

(1)根据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规律,同一天,玲玲和贝贝先看到日出的是。

(2)在等高线地形图ABCD四处中,属于陡崖的是处;A处与C处的相对高度是

米,图示范围的地形类型应是(“山地”或“平原”)。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2厘米,那么两地实际距离是_______千米。

(3)某徒步旅行者在山区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了困境。请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

19、简答题(2分)

我国东部地区是暴雨洪涝多发区,也是季节性干旱多发区请从气候方面分析原因。

模拟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A.2.C3.A4.D5.B6.B7.D8.C

9.D10.D11.D12.D13.B14.B15.C

二、综合题

16.(1)昼长夜短(2)16.7(3)东(4)A

17.(1)(1)A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高大山脉的阻挡

(2)秦岭——淮河气候(气温和降水)(3)水田(4)B(5)C

18.(1)贝贝(2)B,米,山地,2(3)小溪流入河流,由高处(山地)流向低处(平原),且沿河常有人居住。

19.简答题

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降水时间分配不均;夏季风不稳定)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获取最好的地理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ushirangr.com/gjqh/2414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