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

我与巴西孔子学院

发布时间:2020/12/8 15:24:57   点击数:

乔建珍:里约天主教大学孔学院前中方院长

来到巴西的第八个端午节,应皮奥伊PIAUI联邦大学邀请,出差,转机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坐在飞机上,看着窗外驶过的面包山、成片的贫民窟、蓝色大海、蓝天白云,思绪万千。七年多来多次出差,一直匆匆忙忙,但端午出差还是第一次,也是父亲走后的第一个端午,心情难以言表。七年多来孔院工作一幕幕涌上心头。一、里约孔院中文课程--涵盖面广、层次多孔子学院的主要任务是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传播,教好中文是孔子学院的立命之本。而要可持续发展,“本土化”则是必走之路。自年4月我到任之初,在了解当地教育体系、尊重当地文化及法律等前提下,我所领导的里约孔院努力贯彻“本土化”原则,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先后开设了一系列汉语课程。首先,立足于研究型大学,服务于所在学校的师生。截止目前,“中国语言与文化”课程I---IV级及“中国文化介绍”课程均进入了所在大学的学分制体系,而且我自己教授的“中国文化介绍”是目前巴西孔院中唯一一门用葡语讲授的中国文化课程。

年6月,里约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与里约州政府合作办学项目签约仪式在州长宫举行。

年,我们和学校人力资源部联合为学校教职员工免费开设了“中国语言与文化”课程,这大大地方便了孔子学院在学校的工作。

接着,我们积极和当地州政府合作,推动将汉语融入当地的教育体系。年,我和时任州长签署合作协议,将“中文”纳入里约州立中学的正式课程体系,这在巴西历史上尚属首次。一年多后,里约州教育厅、河北师范大学、里约孔子学院三方合作的全新学校——里约葡中双语学校大楼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年2月巴西历史上首个“巴西葡中双语学校”正式纳新。巴西首所葡中双语学校正式进入运行阶段,标志着中巴教育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成功运行近五年后,如今该校已成了巴西公立高中的名校、模板。年9月我们圣灵州政府合作的中文教学也在该州的州立中学正式启动。目前,已有另外几个州、市在积极申请合作,争取年将中文教学纳入其教育体制。立足里约天主教大学,辐射周围也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年2月,我们正式在圣灵州联邦大学开设了中文教学点。新华社、国家汉办主页以“学中文为认识世界打开新窗口”为题进行了报道。之后,我们在福音派大学和几个联邦大学开设了汉语课。能在宗教信仰不同的其他州的大学开课,这也充分体现了里约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的开放性与包容性。7年多来,里约孔子学院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开设课程、教学质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点也已涵盖联邦大学、私立大学及高初中,以满足不同州、不同层次的巴西民众对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戈亚斯州福音派私立大学的汉语教学点,深得州政府和当地市政府的重视。这也是该州年和河北省建立友好省州以来第一次将汉语纳入学校课程。年5月,在里约孔子学院的协调下,戈亚斯联邦大学签署了建立中医孔子学院的协议,也许不久的将来拉美第一所中医孔子学院会诞生在这里。综合巴西的各种实际情况,本着“兔子先吃窝边草”的原则,我们在和里约市政府沟通,争取将中文教学率先纳入里约市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为使汉语教学真正实现“从娃娃抓起”,进而推进将中文课程纳入巴西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为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中资企业进入巴西、巴西企业走向中国,我们也开始和企业进行合作,为企业开始商务汉语课程,助力中资企业在巴西的本土化。目前和中海油等的合作都十分成功。同时我们努力使孔子学院“国际化”,在里约的不同国际学校开展活动或教学;并与巴西的军校进行合作。

年6月,乔建珍拜访巴西中国问题专家卡洛斯·塔瓦雷斯。

二、文化活动多种多样立足语言教学,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是我们的一大特点。7年多来,开设了葫芦丝班、功夫班、太极班、书法体验、茶文化、剪纸、折纸等体验课程,举办了多场主题讲座。此外,我们也走入了里约市北部的贫民窟区学校,使那里的孩子首次在自己的学校里接触了中国文化。年在圣灵州联邦大学举办了首个“中国文化周”,中国驻里约总领事宋扬到场助阵并就中巴关系为师生献上了一场内容丰富的讲座。7年多来,我们先后在6个城市举办多场图片展,多次接待到访的汉办“三巡”演出团,组织了“孔子学院日”、“中国文化日”“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系列活动,所有活动均得到了中巴双方的支持与好评。此外,我们也积极融入所在大学及城市的活动,积极参加学校传统的“开放日”等活动及里约双年书展,所有活动都深得好评。我们积极参加了里约各种大型活动如年世界杯和年奥运会的服务工作,并和奥组委合作将中国羽毛球队带入了贫民窟的奥运学校,为里约社区的改变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年,我们先后和贵州省及东华大学合作(举行)非遗进校园T台秀,和河北省合作举办了旅游推介及音乐会,在里约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三、中巴教育交流项目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贵在心相知。促进中巴教育交流是孔子学院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了让巴西的师生及教育工作者更直观地了解现代中国、了解中国的教育体制、更好地在中巴教育交流间发挥更大作用,七年来,我们孔院组织了各种团组访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年至今,我们组织了7届“夏令营”,多位来自巴西3个州4所大学的孔子学院学生踏上了中国文化体验之旅,访华归来他们也开始在各自州、各自大学着手有关中国的宣传,已经成了在各州宣传中国的一支支重要力量。此外,年9月至今,我们连续四年组织了全球孔院唯一“中学生足球夏令营”,近名葡中双语中学的师生因此来到了中国,亲身体验了中国的多元文化。现已有第一届足球队员来华读大学,进一步实现着自己的中国梦。此外,我们还组织了巴西教育工作者访华团。年10月,我们组织了以里约州教育厅厅长为领队的第一个巴西教育工作者访华团。此团访华成功对日后建立“巴西葡中双语学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鉴于葡中双语中学的成功运作,年我们组织了巴西第二届教育工作者团访华,团员中包括四个州的教育厅厅长或副厅长等。访华期间该团访问了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不同特色的大中小学、国家汉办等并做了有关巴西教育的讲座。该团对中巴两国的教育交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代表团的归来为推动中文在巴西各州中小学的传播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为落实年高访期间签署的有关协议,年,我们组织了由12个大学校长、副校长等组成的巴西第三届教育工作者团。成员来自巴西不同性质的大学,访华期间签署合作协议6个,拜访了国家汉办、留学基金委、中国社科院、巴西驻华大使馆等。目前,我们也在努力推动中巴两国学历的互认。四、巴西大中学“汉语桥”中文比赛年以来我们积极参加“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年,我孔院的推荐选手施茉莉获得“汉语桥”全球总冠军,这也是拉美选手第一次获此殊荣。年,我们积极倡议并推动巴西中学生选手第一次赴华观摩了“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年以来,我们连续四年承办了巴西“汉语桥”中学生中文比赛。5年来已有14名中学生和5名带队教师借此实现了自己到中国去的梦想,这是巴西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情,在巴西当地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当地媒体Globo,Extra,Piaui,里约州政府网站等都争相报道“汉语桥”。这些汉语桥选手也已经成为在巴西推动该汉语教学的一支主要力量,他们中的一些已经在华攻读本科学位,也是巴西第一批来华攻读学士学位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年5月,乔建珍(左1)与参加第18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选手合影。

奖学金推动语言学习需要良好的语言环境。为此国家汉办的奖学金项目也成了我们推动巴西学生进一步提高汉语水平、了解中国的一个主要途径。从推出第一个里约孔子学院奖学金生至今,我们已经推动了50名左右的奖学金生赴华。这些赴华归来的学生已经成了巴西不同行业及在巴中企争相聘任的对象。与此同时,里约孔子学院还充分发挥其平台作用大力宣传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奖学金,我们帮助的一个硕士生毕业后先在人民日报、现供职于新华社,在中巴宣传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交流的持久在于互动。为此我们也努力推动中国学生来巴学习,大力宣传巴西的奖学金项目,并将一些中国学生成功带到巴西来读博士学位。六、孔子学院自身师资建设师资和教材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我们做了一系列的努力以求教学质量的稳定和发展。首先针对国内派出的志愿者教师。我们积极协调了各所在大学免费为他们提供葡语课程,以帮助其尽早突破语言关,尽快投入工作。另外,针对志愿者缺乏教学经验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深得学生好评。同时,按照实际教学情况和志愿者各自的能力,我们设置了不同的岗位,将教学以外的工作责任到人。这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其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潜能,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深受志愿者教师欢迎。另外,孔子学院的可持续还需要培养大量的本土教师。从年起启动本土教师培训计划至今,我们已聘用过5个本土教师,为他们提供培训多次。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孔子学院的本土化水平。由于我们孔院独特的地理位置,各种接待任务较为繁重,在不同的接待过程中,志愿者老师们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为他们以后参加类似的活动打下了基础。

年5月,乔建珍与里约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合影。

七、教材及出版物教师和教材是教学的两大要素,二者缺一不可。为了解决巴西汉语教学中教材针对性差的问题,我利用自己葡语好的优势从年开始参与目前国内出版的唯一套针对巴西学员的教材《精英汉语》的翻译工作。年我们承担了国家汉办的课题《跟我学汉语》二、三、四册书的改编翻译。此外,我们正在筹划远程课程以方便巴西不同的汉语学习人员。年由我主要翻译的《巴西眼中的中国》葡中双语版在巴西出版,这也是此类书籍中第一本以巴西人的视角看中国。目前我们正在协助翻译《中国人在巴西》一书,预计年出版。八、参加及组织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作为目前巴西孔子学院院长中唯一一位熟练使用葡中英三语工作的院长,我也多了很多其他了解当地高等教育的机会,如参加巴西大型国际教育会议。其中包括巴西大学科因布拉集团会议及巴西当地有关大学国际化的会议及有关中国的学术会议及金砖国家教育部长会议。这极大地提高了孔子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也为巴西大学的国际化中国部分增加了重重的一笔,深得巴西教育部、外交部教育司及与会各国代表的好评。此外,我们也主动组织国际学术会议。年我们成功组织了“第二届巴西华人移民国际研讨会”,并正在组织“二战前后的中国与世界国际研讨会”九、成就所获中巴双方奖项里约孔子学院运营7年多来,在教学、文化推广、中巴教育文化体育交流及中医走向巴西的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平台作用,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目前,里约孔院的工作已得到了中巴双方的广泛认可。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外,还参与一系列大型活动和会议的筹备及接待工作,如年的世界杯、金砖国家巴西峰会、中巴建交4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年高访、年里约奥运会志愿者项目等。里约孔子学院以自身特有的魅力促进着中巴两国的交流与合作。国内外媒体曾对里约孔子学院的工作进行过多次报道,其中不乏《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美洲版)》、CCTV、新华社、《今日中国》、《世界教育通讯》、《发现Fanzine》等中国媒体,巴西最有影响力媒体——《环球报》、Extra,以及巴西的《南美侨报》、《孔子学院》杂志葡文版等。年11月,里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乔建珍本人接受巴西影响最大的媒体——《环球报》(OGLOBO)专访,专访内容以“汉语将成为巴西第二语言”为题,该报道在巴西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年6月,乔建珍获得巴西劳工部颁发的五一劳动勋章。同年底里约孔院获得“年度优秀孔子学院”称号,是当年美洲地区(的)唯一。年12月,我本人获得全球“孔子学院先进个人”银质奖章和证书,也是当年美洲孔子学院唯一一位获奖的中方院长。

年12月,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为乔建珍颁发全球“孔子学院先进个人”奖章。

因为中巴交流做出的突出贡献,本人三次获得里约市议会议案通过的表彰,并均列入里约议会当年的大事记。里约孔子学院揭牌7年多来在一步步地发展着,真正地逐步实现着本土化,为汉语在巴西的传播以及中巴教育、文化、经济、体育等的交流做着自己应有的贡献。“有事情,找孔院”也成了巴西很多人的一个共识,孔院在一日日践行着中国民间外交大使的功能,成为了中巴之间交流的一个重要立体平台,成了中国民间外交的一张重要名片。时间飞逝,截止年4月19日,我来到里约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任职已满7年,而从巴西孔子学院的立项开始接触孔院工作则是过了近12年的时间。从年开始我与葡语结缘已近20个春秋。我为自己这些年能在深爱的葡语国家孔院工作中所做的一切而感到开心。一直致力于孔子学院本土化发展的我也为自己所在孔子学院这些年所取得的成绩而自豪。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ushirangr.com/gjqh/2167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