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西 >> 旅游景点 >> 既然巴西没有松子,巴西松子这么贵,是收智
巴西松子是个新晋网红,个子高挑,身材修长,皮薄肉白,倍受追捧,但美中不足只有一个字:贵!
最为一届的追剧神器,巴西松子在坚果界屹立不倒,身价不减。食材君满脸大大的问号,它它它,什么来头?
01
“巴西松子”不巴西
一查,吓一跳!
这个巴西松子竟然是个名实完全不副的冒牌货,和荷兰豆、夏威夷果并称“食材界三大起名迷案”。
实锤证明,巴西松子的确和巴西毛关系没有,它来自号称天朝好邻居——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一直就是传统的大宗松子的出口国,是不是因为巴基斯坦西部的巴勒吉纳尔地区是其主要产地,从而简称“巴…西…”呢?
世上共有的种松树中,只有大约18种松子适合人类食用,而有商业价值的,不到十种。它们中的大部分都来自那个叫做“华夏”的吃货大国,厉害不。除此之外,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区和俄罗斯,也出产品种和品质都不错的松子。
▲上图中的松子,除了(G)来自喜马拉雅,(P)来自地中海地区,其余的均来自中国。
而巴西所属的南美洲,不仅不产松子,甚至连一颗松树都没有。
▲西藏白皮松松果。巴基斯坦森林中有20%的树木是西藏白皮松,在-年期间,巴基斯坦生产了公吨巴西松子,占全球产量的18%
巴西松子就属喜马拉雅系,其松树的学名叫“西藏白皮松”(学名Pinusgerardiana),广泛分布在到米之间的喜马拉雅山脉,除了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和我国西藏也有分布。
▲天朝是不是松鼠第一大国不得而知,但绝对是松子产量全球最大,为啥,因为爱吃,而且爱吃的人多。
“西藏白皮松”的学名Pinusgerardiana的此命名,来自为了纪念发现该物种苏格兰军官亚历山大·杰拉德(AlexanderGerard)上尉。在工作间歇,还有大发现,这位军爷真是个有心人。
▲巴基斯坦小伙子在处理巴西松子
西藏白皮松的英文名为chilgozapine,在巴当地的乌尔都语中,“Chilgoza”的意思是“一个有40颗果仁的松果”。这个名字只是用来形容,普通的西藏白皮松松果中,有20粒左右的松子,但松子的大小,确实世界第一。
▲巴西松子的个头在松子界稳拿第一
和巴基斯坦相比,盛产巴西松子的阿富汗更惨,它有着“没名分+”的命,大部分阿富汗松子,是要先运到巴基斯坦,贴上巴基斯坦商标后,再进口到中国的。
直到年11月开始了“包机运松子”后,阿富汗松子的命运才被彻底改变,出口中国的松子从年的吨,跃升到吨。
▲阿富汗儿童在从松果中收集松子
东北的野生红松需生长50年后方开始结籽,果实成熟期约2年。而西藏白皮松的生长更为艰难,不仅生长在人烟稀少的高原,果实成熟期更需3年以上,产量非常有限。再加上全手工采集收获,使其获得更加不易。
巴西松子在巴基斯坦当地的售价在每公斤55美元左右,国内网购多元一斤的价格,这个贵是合理的,没被收智商税。
吃惯了咱东北红松的松子,皮那叫个硬,门牙肯定是无能为力了,即使上槽牙有时也解决不了问题,得用上锤子。
▲最爱吃松果的“星鸦”,鸟嘴像一把小匕首,它们是喜马拉雅白皮松繁衍的使者。
巴基斯坦松子却皮薄如纸,多数人吃巴西松子,轻松得就像嗑瓜子。而吃它最高级的打开方式是用手剥。巴西松子个大皮薄的优点,很快被奔走相告,路人皆知后,想不红都难。
▲原先以为买来的“手剥松子”是别人已经亲手为你剥好了的,没成想,商家只是提醒你,这松子要用您自己的手剥。
在产地,巴西松子不仅作为干果食用,还常入菜或作为手抓饭和一些甜食等传统菜肴的辅料。
▲中东松子糖
▲哈尔瓦酥糖Halva是用粗小麦面制作的甜品,在阿拉伯国家、地中海和巴尔干地区的日常甜食。类似中国的花生酥糖、芝麻酥糖。
▲印度松子抓饭
20世纪90年代,现存的西藏白皮松都已年过六旬,森林老化,几乎没有任何再生。没有休养生息的涸泽而渔,这种世界上最大最美味松子,终有一天也会被吃绝。
02
“巴西松”却不是松
虽然巴西没有松树,但巴西确实有一种树叫Brazilianpine,直译是“巴西松”,它的物种分类不是松属,是南洋杉属。
▲巴西松真身——巴西南洋杉
而巴西松也确实有“籽”,这种“巴西松的籽”比“巴西松子”要大得多,煮熟可食用。
▲巴西松的果实和籽体型巨大
“巴西松的籽”曾是印第安人的食品,现在的巴西,这种“松的籽”除了是一些菜肴的配料外,多用来制作当地的糖果和甜点,或直接烤熟了吃。
▲巴西当地的羊肉烩饭,用“巴西松的籽”作辅料
▲巴西松籽培根卷
文尾彩蛋
《上载新生》
云上的日子,是天堂,还是地狱?
总之,这是一部有想象力的剧,尽管脑洞不算大,但确能引发些思考。
人的机体消亡后,大脑信息上载云端,并有个独立的场景供其继续生存,这个设定是可信的。
如果再进一步深入,亡人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真正的生活在人间,和常人一样存在,继续生活和思考。
剧中给了很多硬设定,使湖景里的人被牢牢的控制,完全被囚禁,已经没了身体的他们,思想和意识还被套上枷锁,这样的死后余生,一定是生不如死!
页左下角“阅读原文”
或在首页输入数字“1”
看食材君为您汇总的精选文章目录
食材君